如果能看到问题?就说问题;看不到问题?可能就找一些格式上的问题;格式上的问题也找不到?那可能就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或者在某个数据上说一说,不过如此。

    这些所谓的工作技巧,王成当然明白了。

    其实大家也都明白:但只不过大家都抱着万一领导要仔细检查,没认真好好准备?发现了该怎么办这种心态。

    所以每一次有迎检任务的时候,都把这些数据重新的制作一遍。

    这就造成了“用形式主义去治理形式主义”的现状。

    廖部长的谈话再一次显示了县里的决心,并且廖部长还说:“我们来这之前就找王道来书记以及县长汇报了相关情况。书记和县长的一致意思是——拿城关镇当做基层体制改革的一个榜样标杆。”

    这话一说,城关镇这些心底里还想反抗的个别干部就彻底死心了。

    廖部长这句话就已经代表了县里的意思,廖部长此行也是代表县里来镇里表态、来给王成支持的。

    所以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所以改革已经成了一个必须要推进的大计政策。

    廖部长回县里后,镇里没几个人敢再说什么了。

    而王成也随即指示秦镇长和镇党委镇政府有关部门开始探讨相关细致方案了,并且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政研室也派了相关的领导干部到城关镇来帮助他们制定相关的政策。

    王成这段时间就没有再管相关的事情了。

    他在不断的督导相关部门的上班“在岗”情况。

    这个时候县城有人说了“一个这么大的领导干部去调查督导“上班在岗”这么小的小事,说明这个领导没有水平”。

    社会上说这种言论的人很多,但王成苦笑道,“如果连上班在不在岗都解决不了?都搞不定?那谈其他的工作就是扯淡。那安排任何的工作,安排任何的任务,那没人在单位能怎么干?”

    他并不生气,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情况,他也只是当作不了解的笑话罢了。

    当然,在这种长期的督导调研中,他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镇里不在岗的情况还是有很多的。

    即使前段时间整治了一批,即使前段时间开了个会、再三强调了一定要在岗,即使他这个镇里一把手多次表态一定要严厉打击不在岗的情况。

    但仍然有一些人忽忽悠悠。

    没办法,按道理来说都已经在这个岗位了,应该克制力蛮强,没想到这么一查?把城关镇的底裤都给查掉了。

    每天早上穿着正式、拎个包、斯斯文文地或踩点、会迟到;但是一到下午,却找不到人,甚至上午就找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