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肺癌?你们怎么办的案?怎么会出现这么大的纰漏?”
局长狠狠地将病情报告拍在桌上。他发火的理由有点过分,但杨昆没有还嘴,这样的突变确实是个巨大的疏忽,如果再考虑事件今后的发展,更是一个难以想象的隐患。
“这个……其实如果早点送出去,哪怕就是报捕,马上送到看守所,身体方面的责任就算不到我们头上。”
钟副局长不失时机地帮着腔,见杨昆还是不吭气,便愈发地滔滔不绝:
“省厅和市里都要求案子从速从快办理,我们耽误了时间啊……另外,消息要是传出去,这压力可就太大了。”
“压力什么?”
杨昆终于忍不住了:
“告我们刑讯逼供?谁有本事几天时间能逼出个癌症,我跟他姓!”
“什么话!这是刑讯逼供的问题么?”
局长暴怒着又一次拍了桌子,但顷刻间他就恢复了平静:
“算了,不说这个了。现在最紧迫的一个问题,就是冯德顺正常情况下活不过两个月了。”
局长指了指那张报告: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没有在他去世前破案,那就可能永远失去某些事实真相。”
杨昆没有再说话,他不是负气或者抵触,而是因为脑子在飞快地运转而无暇顾及。局长虽然怒火中烧,但言语间其实已经承认了现有材料中冯德顺在证据和主观动机目的上不可克服的矛盾和缺陷。事实上,当得知冯德顺的病情之后,杨昆倒是觉得有些事情正逐渐清晰。但他知道在这样的场合和气氛中,将这些还仅是推测的构想说出来很不明智。
“杨昆你到底听进去没有?在想什么呐?我要下一步的方案!“
“呃……”杨昆猛地惊醒过来,连忙答道:
“办案组会尽快讨论。一两天之内吧。”
“三天!给你三天时间,我至少要看到你们的侦查方向。”
局长稍微平稳了自己的情绪,却没有继续训话的意图,座下的几人等了一会便纷纷起身退出。杨昆还没走到门口,又听见局长将他喊了回来。
钟万和有点不快地回头看着局长,但很快他便将脸扭了过去。这种下意识的反应被所有人都看在眼里,让他在心里涌起了一团更大的怒气。
等到其他人都消失的时候,局长吩咐杨昆把门关上,然后拿出一个厚厚的文件袋递给杨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