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那咱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史阿有些急了,这次北上匈奴不就是为了搭救蔡琰吗?现在倒好,人没救下不说,还得眼睁睁地看着她香消玉殒,“不管用什么法子,绝不能让蔡小姐就这么死掉。”
王越无力地点了点头:“咱们去寻主公吧,再怎么也得让他们见上最后一面。”
史阿也觉得这可能是眼下最好的方法,当即附和道:“就依师傅所言!从此刻起,便由阿来开路。师傅只管照顾好蔡小姐,随时为她输送真气续命。”
这头蔡琰性命难保,而那头宇信却在独战追兵。自左贤王府逃出后,宇信便直奔受降城南门。他要去与孙策会合,然后将受降城周遭的重兵引开,好掩护王越和史阿护送蔡琰向东撤离。
虽然今日发生的大事均在宇信的算计当中,但一些琐碎还是超乎了他的预料。比如从左贤王府追击而出的匈奴兵明显要比想像中的多得多,宇信一边逃跑一边纳闷,难道这些人不用去管昏迷不醒的左贤王吗?
殊不知右贤王早已给这些左贤王的亲卫下了一副烂药,直接宣判左贤王遇害身亡,要这些侍卫捉拿宇信为左贤王殉葬。而这些王府的亲卫呢,都是左贤王一系的铁杆拥护者。左贤王被害,他们自然得为主上报仇,于是纷纷中了右贤王的挑拨离间之计。
没有盘龙金枪,宇信的实力很难完全发挥出来。寻常兵器即便夺过来,用不了两三下便告报废。唉,只怪宇信力大,这些普通兵器根本经不起宇信折腾。
打不过瘾,那就只能逃了。凭宇信的脚力和耐力,就算王府卫兵个个训练有素,一时半会儿也休想追上。只是,最可怕的事不是敌人有多强壮,而是他们有多玩命。
追不上也得追,仿佛是这些匈奴兵的人生信条,让宇信很是头痛——一旦前方有敌人拦住去路,那宇信的处境就会变得异常艰难。好在直到逃至南门城下,也不见有敌兵阻拦,而且城门四周也无匈奴兵把守。
宇信正觉奇怪,忽见城头有人喊话:“主公先行,追兵由策抵挡!”
原来孙策已经依计攻取了受降城南门,并早早打开了城门,专候宇信到来:“伯符勿要蛮干,击溃这股追兵后即行撤离,我在驻地接应你。”
“城上守将可有看见有奸细从此经过?”宇信刚走不久,便有数百精锐的卫兵杀到,“快打开城门,我等要出城搜捕刺客。”
王府侍卫长在城下喊了半天话,也不见有人应答,当下便有些生疑:“情况不明,众军戒备!”
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趁着城下追兵迷糊之际,孙策当机立断,命令弓箭手放箭:“射击!”
猝不及防之下,王府卫兵被当场射杀了一大片:“后撤!”
孙策见敌要逃,当即举枪怒吼道:“众军听令,随策冲锋!”
不愧是“江东小霸王”,孙策一身豪气,不走寻常路,直接跳下城墙,率先杀入敌阵。手下幽州军见状,不由士气大振,纷纷呐喊着杀下城来。
将士用命,则作战必锐不可当!有孙策带头冲锋,幽州军如虎添翼,杀得惊慌失措的王府卫兵是丢盔卸甲、溃不成军。
杀退王府追兵后,孙策没有一意孤行,而是见好就收,整军退出了受降城。临走之时,孙策特意命人收集匈奴人的尸首,杂乱地堆砌在城门处,用以震慑敌胆。
可惜的是,孙策千算万算,结果没有算计到匈奴人头上,反给王越和史阿的南撤行动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回过头来,这支王府追兵溃败下来后便往回撤,却无意中拦住了王越和史阿的退路。王府侍卫长一眼便认出了王越背上的蔡琰,当即认定二人为刺客同伙,于是下令道:“众军听令,杀掉刺客,救回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