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在宇信的提醒下,连夜派人持信去舒县请周瑜,结果却被告之周瑜已随其父前往丹阳了。原来当初袁术攻下庐江后,为了笼络人心,特向扬州牧张温举荐当地名士周异,保他出任丹阳太守。
袁术并非出自好意,而是有所图谋!自古以来,便有“天下精兵出丹阳”一说。袁术急于霸占扬州,自然对丹阳兵垂涎已久。只是张温一直心怀戒备,又派大将樊能、于麋镇守石城、江乘,让袁术难寻渡江的机会。
为了能够插足丹阳,袁术听从谋士杨弘的建议,将亲近袁家的周异推荐给张温。张温本人没有什么才学,却很敬重读书人,于是毫不怀疑地重用了周异。
所谓军令如山倒,虽然寻不得周瑜,但孙策也不能有许县久留,于是只身赶往广陵,准备在那里南渡长江,返回富春招兵买马。
徐州集团军副都督孙观曾是孙策的部将,今闻孙策将要南下,便从军中挑选了三十名劲卒充作仆从,又亲送孙策过江!
也许连上天也不希望拆散孙策与周瑜这对密友,过江之后,孙策意外得知周瑜之父继任丹阳太守的消息,于是改变主意前去丹阳投靠周瑜。
当孙策等人抵达丹阳城时,恰巧碰上城中戒严,城门处多出许多兵士,所有进出人员都要接受严格的盘查。
客随主便!既然这里是周瑜父亲的治地,孙策自然不愿添乱,于是约束仆从,告诫他们不要惹是生非!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孙策不去招惹那些守卫,那些守卫却不肯放过孙策这只“肥羊”!
“站住!”负责守门的小校一眼便盯上了身着华丽服饰的孙策,“你们是哪里人,来丹阳作甚?”
孙策本出自扬州,自然会南方话,当下抱拳答道:“见过将军,小民孙郎,吴郡富春人,这些是小民的家仆。小民是个商户,今来丹阳,是为做点布料的买卖!”
孙策的回答中规中矩,倒没露出破绽,叫小校有些不爽:“原来是商户啊,尔等走南闯北的,应当听到了一些小道消息,这扬州快要打仗了,奉太守令,所以过往商户一律加收贸易税。嗯,按条例,当收五金!”
“五金!”不待孙策开口,身后的仆从个个火冒三丈,“我等还未入城,也未进行交易,就要先交五金,这不是生抢么?”
的确,五金对寻常百姓而言,就是一年的用度!孙策走过许多地方,也没见过赋税如此严重的情况,这摆明了是小校在恶意勒索!
“尔等想造反么?”一言不合,小校就污蔑孙策等人意图不轨,当下招呼守卫将其团团围住,“加收贸易税是太守的命令,抗税者,杀无赦!”
小校一咋呼,周边的守卫立时围拢过来,个个凶神恶煞,单待小校一声令下,便要大开杀戒!看这架势,他们并不是头一次暴力执法了!
如果放在平日,孙策肯定二话不说,先揍他个人仰马翻。可如今他身负重要使命,不能提前暴露身份,以免引起江北的袁术起疑。大丈夫能屈能伸,孙策觉得花钱消灾!
“将军息怒!”孙策斥退仆从,又从怀中掏出一个锦袋,“小民愿意交纳贸易税。”
小校一把夺过锦袋,轻轻摇晃了两下,顿时心中有数:“算你识相!走吧!”
孙策虽然义愤,却赔着笑脸说道:“多谢将军!”
“校尉,不可放他们走!这支商队有古怪!”如果事情就这般了结,孙策绝对不会肆意出手,“掌柜讲的虽然是南方话,但他的仆从讲的是北方话!”
小校闻言一惊,当下尖叫道:“快,把他们通通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