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上首的老头子没看夫妻俩,他看向长孙:“大郎,你也是这么想的吗?”

    “爷,我觉得阿爹阿娘说得对,两个阿妹虽然会织布,但是比不过其他女娃,干嘛浪费那个进城的费用,一天下来,她们织的布还能卖几文钱呢!”

    大郎憨厚老实,家里的条件虽然不算很差,但是他觉得没必要改变太大,谁家不是这般过来的,日子啊,平平淡淡才是真。

    老头子敲了敲瘸腿的桌子,他年少时带着一家老小逃荒而来,能护住他们平安抵达的人,注定不是见识短浅之辈。

    只是,女学这件事,前无古人,不好赌啊!

    这时,大丫突然走出来,跪在他面前。

    “阿爷,你让我去吧,那女郎说了,如果考核通过,就不收束脩,表现优秀的,还会给钱呢。

    等我学了本事出来,如果能留在城里,那得到的钱,比我们一家辛辛苦苦织布挣得还要多,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的!”

    “如果你没考过呢?”老头子还是一副冷静理智的样子,“进城两文钱,如果你把这时间用到织布上面,我们能卖十几文钱,存下来,你阿兄也能娶上媳妇了。”

    大丫对上他的眼睛,亮的晃人。

    “可是如果我进了,那是稳赚的买卖。”

    年轻妇人不同意,她直接拒绝:“不行,你今年十三了,这事要是传出去,成了还好,不成的话,人家还以为我养了一个心比天高的女儿,到时候哪个好人家愿意要你!”

    大丫不看她,只是坚定地看着老头子,继续道:“女郎说了,进去可以识字,阿爷,整个村子没有一个识字的女娃,如果我进去了,不说嫁给里正之子,就是嫁到城里,也是可以的。”

    老头子还是没说话,大丫知道这利益不够,女娃嫁出去是别人家的,不能给老秋家带来好处,所以他才会犹豫不决。

    大丫咬咬牙,艰难开口:“不管我成不成,我负责阿兄长子上学堂的费用!”

    老头子手上的动作停下来,他默默地看着这个存在感不深的孙女,之前一直跟在她阿娘身后安静织布,平日里干活也是沉默且低调的。

    秋家不算富裕,但是处在苏州一带,日子勉强一家子温饱,别的就不能够了,秋家上下,皆是憨厚老实不敢冒险的性格。

    没想到最果断的,竟然是一个小小的女娃子。

    “大丫起来吧,阿爷刚刚在思索,才没回答你。”老头子让她坐到一旁的位置,表情温和,“阿爷也不需要你对你阿兄的子嗣做什么,哪有父母爷奶在,要姑姑养的道理。

    但是阿爷只有一个要求,你若是起来了,多帮衬一下家里面,你阿爹阿娘阿兄见识短浅,一辈子的见识就只是在这村子里,但是不是对你不好的那种人。”

    大丫有些感动,她含泪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