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里的风土人情,让他有点上头。

    连吃了几顿羊肉起来,华先生发现自己上火了。

    羊肉太补了。

    他之前又很是调养过一段时间,现在一些就冲了。

    不过身边有白叶,这都不算事。

    本地人天天又是羊肉又是辣椒的哐哐炫也没问题,他们这些外来人自然也需要适应一下。

    做了一些清热去火调理肠胃的羹汤,布朗大叔和高旨大厨将这些给大家分了下去。

    虽然这些人体质强悍,就算是多吃肉和辣味也不会有太大变化,但为了能水土相服,还是提前调和一下的好。

    倒是丫丫,接受良好,也可能吃的少,白叶又控制她吃辣。

    爱吃辣没问题,吃太辣难免影响了味觉。

    他家小徒弟这么好的天赋,可不能浪费掉。

    这一点,丫丫自己也非常的赞同。

    白叶自己是一点问题没有。

    吃完饭去丫丫房间看着她做作业,自己则是在旁边看书。

    他之前从黄岸那边拿了不少的书籍,就是为了研究一些古菜谱,失传菜谱。

    这些日子,他在系统的虚拟教室里,总算是将辋川小样的二十道组菜完成,还没有时间给大家展示呢。倒是今天听到羊筏子的时候,冷不丁想起自己在书上曾经看到的类似菜肴。

    回来将自己的书籍翻了翻,又跟黄岸通了个话,这才在《齐民要术》里看到了一篇关于筏子这道美食的描述:“取羊盘肠,净洗治。细锉羊肉,令如笼肉。细切葱白、盐、豆豉、姜、椒末调和,令咸淡适口,以灌肠。”

    这样看起来,倒是和这边的羊筏子差不多。

    而这道菜叫筏子也终于找到了原因。

    原来是因为这道菜早先是将羊杂剁碎灌入羊肠里,与羊肉一起煮。

    羊肠易熟,一段一段的漂浮在锅中,看起来倒像是那渡河的工具羊皮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