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去把张诚同志请过来。”纪委书记沉声吩咐道。
片刻之后,张诚敲门而入。
“张诚同志,你看看这封举报信。”纪委书记将举报信递了过去,语气严肃。
张诚接过举报信,快速浏览了一遍,脸色逐渐阴沉下来。“孙德胜……”他心中了然,这封举报信,正是出自孙德胜之手。
“书记,这封举报信纯属诬陷!我从未收受过任何人的贿赂,旗山村旅游项目的招标也完全符合程序,一切都有据可查。”张诚语气坚定,目光毫不躲闪。
“张诚同志,我知道你最近工作很辛苦,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这封举报信的内容非常具体,我们必须进行调查,希望你能配合。”纪委书记语气缓和了一些,但态度依旧严肃。
“我理解,也愿意全力配合调查,我相信组织会查清真相。”张诚语气沉稳,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接下来的几天,纪委对张诚展开了调查。他们调取了旗山村旅游项目招标的相关文件,走访了相关人员,核实了举报信中提到的“证据”。
与此同时,孙德胜也没有闲着,他四处活动,散布谣言,试图给张诚施加压力。他甚至找到了几个“证人”,让他们指证张诚收受贿赂。
这些“证人”的证词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但足以在县里掀起一阵波澜。一时间,关于张诚的流言蜚语甚嚣尘上,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也开始对张诚指指点点。
张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他始终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真相终将大白。他积极配合纪委的调查,提供了一切必要的证据,并主动要求与孙德胜当面对质。
在纪委的安排下,张诚和孙德胜终于坐在了同一张桌子前。
“孙德胜,你为什么要诬陷我?”张诚目光如炬,直视着孙德胜。
孙德胜冷笑一声:“诬陷?张主任,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我这是实名举报,有证据有证人,你敢说你没收我的钱?”
“我再说一遍,我从未收受过你的任何好处!旗山村的项目,是凭借我们的实力争取来的,你输不起就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真是可耻!”张诚语气铿锵有力,毫不退让。
“证据确凿,你还想抵赖?”孙德胜拿出一叠照片,照片上赫然是张诚和一个陌生男子在“一品鲜”吃饭的场景。“这个人,就是我的证人,他可以证明你收了我的钱!”
张诚看了一眼照片,心中冷笑。这是孙德胜精心设计的圈套。照片上的人,他根本不认识。
“这个人我不认识,你这是伪造证据!”张诚语气坚定。
“不认识?那他为什么会在‘一品鲜’的包间里跟你吃饭?你敢说那天晚上你没去过‘一品鲜’?”孙德胜步步紧逼。
张诚自己必须拿出更有力的证据,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他想起那天晚上,在“一品鲜”的包间里,他拒绝了孙德胜的“合作”提议后,孙德胜曾愤怒地摔碎了一个酒杯……
“那天晚上,我的确去过‘一品鲜’,但是我拒绝了孙德胜的贿赂。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孙德胜当时恼羞成怒,摔碎了一个酒杯。如果能找到那个碎酒杯,上面应该会有孙德胜的指纹,可以证明我的说法。”张诚冷静地陈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