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书没首没尾,纸张都有些发脆发黄了,观其内容,似是一本民间趣事集录,我浅看了两页,觉得上面记载之事颇是引人胃口,便坐回椅子上慢慢翻看起来。
这上面的故事皆是一段一段的,有几个我曾在东穆听过,是假是真已然无从考究,不过其中一个讲的倒是有模有样。
说的是天启还没有五分的时候,天启皇似早已经发现各郡潘王之异心,便暗暗在民间收集奇珍异宝和大量黄金溶成金砖,将其藏在了一处极其隐秘的山间腹地之中。以防他日身陷困境,还能有机会东山再起。
天启大皇在位期间民生和泰,百姓富裕十足,这些黄金异宝虽然来自民间,但是规模和数量堪称巨大,天启大皇怕被人私得,便秘密处决了所有建造藏宝地的工匠和兵卫,连他们的家人也未能幸免。
他将宝藏纹刻在一张幼子背皮上,选了一脉皇家至亲,隐姓埋名匿迹于世间,并用一种只能听命与他的办法,看管着这张藏宝图。
天启大皇想的很完美,他只想着会被潘王逼的走投无路,却是没想到,各郡番王会齐聚在一起,铸出一柄连他身上玄金战甲都能刺穿的天下奇刃——墨阙。
天启大皇死后,本来,那宝藏的藏地和那脉皇亲的踪迹也都该随之消失,但巧就巧在,当年那些给天启大皇建造藏宝地的匠人中,有一人提前料到了自己会是什么结果,提前将自己的独子送往了一个偏僻山村中,算是给自家留了一条血脉。
那名匠人之子长大后,酒后乱言,偶与人提及此事,这宝藏的秘密这才传开。
那功夫天启动荡,各郡潘王知道消息后,皆都派人遍布天下的寻找,但是谁也没能找到宝藏的半点线索。
后来不知是谁起了怒,将那匠人之子和整个村子都给屠了,这宝藏的秘密,便就此石沉桑田。
不过,这本书上却说,那匠人之子思量过人,传出消息后便知自己惹祸上身,于是便使了一招金蝉脱壳提前跑路。那郡王是因为找不到人才怒屠的村落,还说那张皮质藏宝图曾在民间露过一次真身,只要寻得那张地图,天启大皇留下的宝藏就能重见天日。
我归总起来故事简单,但这书芯里描述的极其详细,连人物表情也刻画深刻,待到看完这段故事,已过去半个时辰之多了。
手边普洱早已凉透,绿珠敢紧给我换了新茶,我借这功夫伸了腰,活动了两下脖颈。
再去看那书页,忍不住也是轻笑一声,也不知是很是假的事,我竟然看的甚是仔细,不过,书中提到了墨阙,这事许还真有其事。
不过,是真是假已然无从考证了,天启大皇已故去几百年,想知道有没有宝藏,怕是只有去地府问他了。
端起茶盏品饮一口,暖暖的液体流进胃里,甚是惬意。
我将书芯放回书架底层,随意拿了一簿古法字帖翻看,翻了几页觉得无趣,见窗外残月挂檐,小桥流水的夜景不错,边让绿珠掌灯,披了棉锦缓步走去木桥上。
在这个位置,正好可见溪中倒映的小桥和月光,夜风吹来,将水中月光吹散,波光中尽粼粼亮色。
“怎的还没睡。”
身后传来一声润语,我浅然回头,赫连云沼正背着手,站在桥的另一侧。
见我看将过去,他干脆慢踱两步走上木桥,立在我三步远的地方,与我平行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