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因为“信”的问题,午饭没想起做。

      无奈,程瑶只能给李旺民钱,让他领李旺家去“二柱小吃部”解决中饭。

      小吃部是董三顺的哥哥,董二柱开的。原本他在煤窑下井,后来出意外伤了腿,一直在家养着。如今媳妇开了小吃部,他就从单位病退过来帮忙。

      夫妻俩干净、利索,二柱媳妇炒菜也好吃,偶尔不想做了就去店里点俩菜。

      小哥俩吃完饭回来帮忙,中午是文具店最忙的时候,有些孩子家住的远、不能回家吃,就会在午休期间过来。

      一般过了12点半就没那么忙,很多三年级往上的班级,中午会有午自习。

      据说之前是没有的,就从去年恢复高考以后学校才兴起的。像李旺民他们班就有午自习,12点半回去写题,如果写得快还能趴桌子小憩一会儿。

      李旺男见程瑶兴致不高,倒杯水递过去,说:

      “妈别生气了,晚上我说旺君,她肯定也知道错了。”

      程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低头喝水,没有吱声。

      就在李旺男还想说点什么时董二柱进屋了,手里端着托盘,笑眯眯道:

      “小五再三叮嘱我40以后送,说你们这会儿不忙,还真让他说着了。都是小哥俩自己点的,三碗炸酱面,一盘拌干豆腐丝,我媳妇怕你们不够,又每碗多加了一缕挂面。”

      程瑶闻言道谢,边掏钱边说:

      “嫂子总是这么客气,以后不用多给,你们家的量够用。这俩孩子也真是,回来都没跟我讲,多少钱啊?”

      “给了给了,俩小子凑的自己的零花钱。要说还得是你们两口子会教孩子,半大小子就这么心细,可是真难得。”

      董二柱对小四、小五赞不绝口,李旺男不是心思的接过托盘,程瑶听了倒是与有荣焉。

      “哪就像你说的那么好,也有淘气的时候,前阵子总被找家长。”

      “小子淘气还不正常?你就别谦虚了,这俩指定错不了。”董二柱边说边接过托盘,一瘸一拐的走了。

      程瑶难得露出笑容,李旺男看了心里不是滋味,夹些干豆腐丝放在碗里,端着两碗面条出去了。

      她能代劳,程瑶也乐得轻松,盘腿坐在炕上吃炸假面。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就感觉今天的面条比往日要好吃的多。

      隔壁服装店铺,李旺男一言不发的吃面条。李旺君因为心里有事,只吃了半碗就吃不下了。但本着不能浪费的原则,勉强又吃了一些。李旺男见她真的吃不下了,就接过面碗替她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