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李梁平日大方,学校那边在听到需求就直接挂电话。可当得知他想带东西回老家赈灾,立刻就开始命人去查。

      “……李梁同志你先别急,我让人出去看看。最近学校这边的车都派出去赈灾了,学校这边就留了几辆。如果能排开就借你用一辆,不用给钱,但得让你们村部、镇所开证明,不然我也不好往上报。”

      “好的好的,谢谢杨哥,谢谢杨哥。”李梁满口答应。

      挂断电话就注视着腕儿表,十分钟后再次拿起电话拨打,这一次通话令他紧锁的眉头瞬间松开,也让其他几个人见了纷纷长舒口气。

      都不用他再告诉众人,大伙儿在车站门前的台阶上排排坐,等车。

      二十分钟后车到了,李梁又掏钱安排大家吃了顿饺子,还买了不少水果、干粮等物。八个人和物资都在卡车后斗,李梁和陈勇伟同司机坐驾驶舱。

      正值三伏,闷热、潮湿,大伙儿坐在车的后斗还挺舒爽,驾驶舱里的三位就有些遭罪。

      这个时候的国道两侧的树并不高,以至于太阳升起来照在驾驶舱的铁皮上,驾驶舱的温度简直无法想象。即便开车有风,李梁坐在中间也没感觉到什么效果。

      热也得忍着、不能走,否则司机一个人开车容易犯困。

      陈勇伟就更不可能走了,大舅哥都热着呢,他得陪着一起热。好在他的位置靠窗,车子开起来风吹在脸上还能舒服一些。

      聊天中得知,这位姓韩的司机曾经当过兵,后来转业到学校当起了理论老师。

      “我就说学开车的时候咋没见过您呢,原来您是教修车的啊。您是咋会修车的?在部队学的吗?”

      “那会儿不像现在,还能有人手把手的教,不学还跟你着急上火。我当兵的时候就一个老兵跟着,开的车也都是破的不能再破的那种,经常跑跑就停半路了。老兵有经验,再加上人家敢上手,我这新兵蛋子就在旁边观摩,一来二去也就会了。”

      虽然话说得很轻松,但各种艰难、困难,绝对不是这几句话就能表述出来的。

      陈勇伟“哎哟”一声,由衷的佩服说:

      “大哥可真厉害啊。”

      “厉害啥,给你一辆破车,你也能研究明白。我们那会儿就是干这个的,和厉害没啥关系。”

      韩司机不以为然,毕竟生活的年代不同,经历也不一样。

      “咋能说不厉害呢。”李梁不依,“没有你们当年的辛苦研究,如今这帮小子想学修车,还不知道从哪儿学起呢。所以韩哥别谦虚,我们特钦佩你们。”

      韩司机“呵呵……”轻笑,握紧方向盘道:

      “你也不错啊。听得老家遭灾就自己掏钱买这么多东西,还带人回去赈灾。你这觉悟也不小,值得称赞。估计我们校长会把这事儿往上报,你就等着出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