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我眼光没差,那司班长当年是所有下乡知青里最有干劲儿的孩子,你多和她来往还是好的。4点多出的派出所,这都8点半了,你俩吃挺长时间啊。”

      “聊了好一会儿呢,她和我说了我们家搬去省城后知青所的事情,还有张锋阳结婚的消息。三叔知道张锋阳和春梅小姑结婚的事情吗?”

      “知道,这咋不知道,辈分都乱了。张锋阳原本管你妈叫‘婶子’,娶了春梅就得叫‘嫂子’,不过他们应该各论各的,现在也没啥讲究。你把红烧肉拿去碗架子,明天早上我放些白菜咱俩吃。”

      “好。”

      李旺国听话的拿饭盒出去,远在省城程瑶和李梁看着炕上的东西,一筹莫展。都是李旺国从帝都寄回来的糕点、果脯、茶叶等物,看的出小伙子已经懂得如何顾家。

      没有这些东西,二人不会纠结,一切就顺其自然,是好是孬全看李旺国自己的造化。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孩子懂事、知道好赖,可偏偏这节骨眼儿被派去了帝都,帝都那边还有个董雨这枚定时炸弹,这可如何是好。

      “要不……我去帝都那边盯着?”程瑶说着心中想法。

      李梁就别想了,他暂时不宜出现在帝都。把李旺国整回来也不现实,毕竟是官方派遣去帝都学习,要服从命令。

      屋子寂静了片刻,李梁摇摇头,道:

      “她呆的地方离三槊干活那边有些距离,只要老大的活动范围在他学校和四合院这边,俩人就碰不上。你别去了,冷不防你过去,三槊该以为家里出啥事儿了呢。

      卫东媳妇的盒饭买卖有些起色,你现在是主心骨,就在省城待着吧。信上他说年根儿会回来过年,想来经历一次应该能学乖。如果还是那个德行,那就随他吧。反正咱俩也顺其自然了,掰不掰正……就那么地吧。”

      按说剧情改变他俩就该回去,而且早在一年前就该走。可现在一点动静都没有,想来他俩是要在这边继续生活。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五个孩子既然是责任,那就得把人家抚养长大、各自成家。好在现在他俩过的日子很舒心,只是多了五个责任罢了,一切都还在掌握之中。

      程瑶思来想去点点头,轻叹口气。

      “也没啥好办法了,只能按你说得来。但愿这次旺国能争气,别再做舔狗。”

      “应该不能。”李梁边说边把炕上的东西收进柜子里。

      城中的“捧程挽李”装修完就开始摆衣服,算的开业日子虽然在腊月十八,但这段时间已经开始试营业。每天程瑶和李栗都城中、城北的通勤,冯燕就留在城北坐镇。

      至于午饭就有程卫东媳妇来做,她在卖盒饭的基础上顺手带出几张嘴,完全能应付过来。

      从最开始的五十个饭盒发展到现在,已经成功上升至二百个饭盒。说来也真是碰巧,灯泡厂热饭的锅炉坏了,大冬天吃冷饭不可能,所以基本都卖给了他们。

      每天上午做好后拿到灯泡厂门前,工人们午休就拿自己的空饭盒出来买饭。

      都是家常菜,土豆炒干豆腐,白菜炒土豆片,土豆炒萝卜丝,酸菜炒粉。每天有一个荤菜,但买的不多,所以她每天就做二十份,卖给那些办公室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