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一楼吧,二楼全部改成拍摄间,能放不少幕景呢。”

      帝都的影楼就是因为空间小,好多漂亮的道具、幕景这些都放不进去,着实可惜。

      程瑶倒是没那么多想法,不过小姑娘能主动为店里着想,她很高兴。

      “成,那把一楼改成招待室,给你隔一个五十平的居住区,做饭啥的都可以,你想要啥样的房间就跟我说,我给你好好收拾。

      三槊,去找大山子定暖气管子,我还要楼上、楼下再加三组,这边原来的暖气管子都得换。”

      城东区这边只有这一侧是有暖气的,不然二层建筑冬日里想要保暖,那是肯定不成。

      至于曹桂芬的卧室,她是准备盘炕,毕竟光靠暖气还是不保准,尤其是供暖前和停气后的那段日子,小姑娘根本扛不住。

      李槊听了点点头,开始楼上楼下清点暖气片的数量。

      通过田家,他们认识了不少当地跟装修有关联的人物。像楚玉涛,他是水泥厂负责出货的。大山子他们厂主要就做暖气管子,而他也是负责出货的……

      楼上程瑶和曹桂芬开始量尺,李槊上去见二人配合的不错,就在旁边负责记录。

      忙忙碌碌,等他们三人回到城北时,已经下午三点。

      李槊直接回家去了,他们俩怕家里没人做饭,就拐去供销社买了点卤肉、猪头肉、馒头啥的。

      都说“清明不吃饽饽,穷的乱哆嗦”,所以这馒头必须得吃。看着手里拎着的东西,回家再蒸个鸡蛋糕,晚饭就足够了。

      刚进屋,就被四个孩子拉着,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今天他们扫墓的经过。看着孩子们一个比一个精神,显然这七公里的徒步对他们完全不在话下。

      还得是现在的学校敢组织,换做现实世界里的学校,肯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万一出点问题,学校可担不起责。

      “……今天我还听老师们聊天,说六一还要开运动会。”李旺家兴奋的分享自己听来的小道消息。

      李旺川和李旺雪听说过运动会,但从没参加过。俩孩子闻言立刻来了兴趣,追问是不是真的。

      外屋地做饭的曹桂芬听着屋里四个孩子的“叽叽喳喳”,嘴角止不住的上扬。说不羡慕是骗人的,但她也有自知之明,她不是读书的料,还是把化妆、摄影学明白再说吧。

      接下来的日子,程瑶和曹桂芬特别忙碌。

      程瑶忙着给影楼做衣服,曹桂芬则天天坐车去城东,拿着图纸督促工人们干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