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着迎春的婚事都快定下来了,探春心里愈发地焦急起来,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身份尊贵的南安太妃竟然亲自来到府里,表示想要收她当义女。
探春又岂是愚笨之人?自然能够洞悉这背后隐藏的深意,无缘无故的,自己怎会有这般好运能成为郡主呢?
若放在走投无路之时,或许探春还有可能会同意远嫁和亲之事。
可如今贾府虽已衰败,但新皇尚未表明对各大家族的态度,况且宫中还有一个身为皇后的表妹,在这种情况下,探春又怎会心甘情愿地跑去给一个异国老头子当继室呢?
探春心想,如果非要嫁人做续弦,那对方也应当是年轻才俊才行。
就像大姐元春那样,哪怕是嫁给别人做继妻,但好歹夫家是宗室之后,也是相貌堂堂之人,并长期居住于京城之中,而不是异国他乡,语言不通。
贾母对于南安太妃此次前来拜访虽然心中有些不悦,但表面仍然客气相待,毕竟对方身份高贵,不能轻易怠慢。
然而当谈到认亲一事时,贾母却委婉表示:“这门亲事实在是我们高攀不起,我家三丫头可没有那个福分。”
言语之间,贾母既保持了礼貌,又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南安太妃万万没有料到贾母会如此直白地拒绝,甚至连丝毫商量的余地都不给。
她不禁脸色一沉,原本和蔼可亲的神情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一脸严肃和冷漠。
她挺直了背脊,端着太妃的架子,声音变得尖锐起来:“老太太您真是过谦了!若不是三姑娘足够出色,本王妃又怎会想要收她做义女呢?此事还是应该听听三姑娘本人的意见才是。”
贾母轻轻抿了一下嘴唇,然后抬起头向鸳鸯投去一个眼色,鸳鸯心领神会地点点头,躬身退出房间前去传唤三姑娘过来。
一路上,鸳鸯暗自嘀咕:这位南安太妃还真是霸道得很呐,语气也太强硬了!
探春在得知荣庆堂里所发生事情后,内心深处的想法愈发坚定,她明白,自己必须要做出正确的选择,绝不能被他人左右。
待探春对祖母和南安太妃行礼时,即使南安太妃面含慈爱之色地亲自扶起她,她也没有丝毫动摇,语气和婉谦逊,含蓄拒绝。
“太妃的好意,探春心领了,只是探春乃庶出,实在福薄,不敢和身份显贵的郡主姐妹相称,何况祖母为探春寻了人家,即将下聘,也不好在这个时候沾太妃您的光。”
南安太妃听闻探春即将下聘,估摸着夫家都相好了,自己竟毫无所觉,根本没打听出消息,不由暗自生气,觉得贾家不识抬举。
“既然如此,那就罢了。”
南安太妃再没有好脸色,拂袖而去,贾母被甩了脸子,脸色变得难看起来,心里气的不行,她外孙女好歹是当朝皇后,南安太妃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傲什么傲!
翌日,水胤坐在朝堂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儿,面色凝重地颁布了一道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