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虽说醇厚老实,并非出类拔萃之人,但深得圣上欢心,尚未册封太子妃。
潘父觉得,凭琳琅的容貌和气质,完全有实力去竞争一番,即便最终未能成为太子妃,当个侧妃也是极好,对潘家颇有好处。
中秋佳节即将到来,琳琅又一次被传召入宫,她看着潘父精神焕发满脸期待,心中便已明白了几分,老头儿该不是又想好事?
此时此刻,潘父并不知晓大儿子潘樾已经破坏小儿子潘桧与长乐郡主的联姻之事。
刚进皇宫,自有宫女周到体贴地招待着,另有宫女前去通报,侍奉长乐郡主的宫女悄悄将一封密笺递给了琳琅。
琳琅不动声色地接过,淡淡地看了一眼,嘴角微微上扬,心里有几分暖意。
阿菁自己的婚姻大事都尚未有着落,却已经开始为琳琅操心,果然是好姐妹啊。
这封密笺虽然篇幅短小,但表达方式十分简洁隐晦,琳琅只扫了一眼,轻易地理解好友的提醒之意,果然,皇后娘娘相中她了。
刘菁在皇后身边待了这么多年,自然见过如今的太子。
太子殿下已然成年,举行过加冠礼已有两年之久,但仍然没有确定下太子妃的人选,并不是因为他过于挑剔,而是皇后实在难以做出选择。
出身名门、品貌绝佳的世家贵女并不愿意嫁给太子,她们的父兄们不傻,心中有着诸多顾虑,不愿意轻易下注。
尽管太子深得圣上的喜爱,但他的性格过于憨厚老实,说得好听些是温和宽厚,可实际上,稍微难听一点是有些愚笨迟钝,远不如皇后的嫡次子平阳王那样聪慧讨喜。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皇位继承必将引发激烈的争斗和动荡,在这种情况下,又有哪个世家愿意将家族中嫡出的女儿送进宫?
庶出的女儿倒是舍得,但皇后压根看不上,家世稍微差点的,皇后也不满意。
不是挑出身,就是挑长相,再就是没有眼缘,至今没有找到符合她心意的儿媳人选。
平阳王虽好,但长子无疑是皇后最怜惜的孩子,自然要挑合心眼、合眼缘的儿媳。
“郑小姐,请这边请。”
绿衫宫女毕恭毕敬地引着琳琅往宣和殿走去,这次要去的地方并不是皇后所在的宫殿,琳琅识趣地没有多问,面色如常。
琳琅端的是落落大方,从善如流地跟着宫女前往宣和殿,心中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对于那位传闻中憨厚傻傻的太子殿下,她没有太多的兴趣。
相比之下,琳琅更关心如何能为自己谋取一些实质性的好处,比如说身份和地位。
于琳琅而言,委屈谁都不能委屈了自己,正好京待腻了,也该换换地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