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民朝一旁的年轻人示意了一下。
这个年轻人,是这两年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干部,来到柳林公社当了副主任。
年轻的干部总是那么激进,慷慨激昂的讲了一通,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让大家多报产量,别让其他公社给比下去。
大学生说话还是有一定水平的,一群大队长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脸色都红了。
“各位领导,今年风调雨顺,社员们从种到收,丝毫不敢懈怠,今年的庄稼又是一个好收成。
我们焦李屯的亩产又有了一个新的突破,每亩产量达到了3000斤。”
焦李屯的大队长焦运生率先发言。
焦运生这么踊跃,不是他有多积极,思想有多进步,而是他想少报一些,让自己的社员不至于一粒粮食也剩不下。
依照以往的经验,大家为了攀比,为了能得到公社领导的夸奖,越往后产量报得越高。
“今年我们柳河村的产量一般,亩产只比焦李屯多一点,亩产将将达到3100斤。”
“我们大正村的产量还算不错,亩产达到了3150斤。”
……
“我们苏寨的亩产3500斤。”
果然,各村的产量越报越高,很快就突破了亩产3500斤,已经开始往4000斤上去了。
各个大队长或是捏着鼻子硬撑,或是满脸自信,仿佛他们村的亩产真有这么多。
“可能是因为你们的地壮,我们张庄的产量和大家没法比。
从种到收,我们也是不敢有丝毫懈怠,小心的伺候庄稼,亩产只达到600斤。”
张向阳站起来报完产量以后,整个会场瞬间鸦雀无声。
“张队长,你想好了再报。”
邱会勇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神色也冷了下来。
这个张向阳太不上道,报的产量直接比别人低了一大截,这不是破坏节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