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些曾经也许是大秦心腹之患的人,如今,已经对大秦不再有丝毫的威胁。
当然,各中意味,同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无数披坚执锐的秦军精锐密布整个陈县城池内外。
现如今,整个陈郡尤其是陈县附近,聚集了几乎所有的楚国降卒,足足有近三十万之众。
虽然杨端和等人都守在城门前等待迎驾,但早在这之前他便已经派五万军队,在嬴政进入陈郡境内的时候就已经赶去接应。
嬴政一人,身系整个大秦存亡。在如今陈郡遍布楚军降卒的情况下,王贲、杨端和、韩信三人怎么敢懈怠。
如果不是嬴政的严令,怕是杨端和早就亲自领军前去护驾了。
熊心、昭通等人在等待着大秦皇帝陛下的亲临,在陈郡境内的数十万楚军降卒同样也在等待着大秦皇帝陛下的到来。
只是,在今天,这近三十万的楚军降卒都被圈禁在陈县城外的五处大营之中有紧急调动来的十万秦军步卒严加看守。
他们自然不可能如百姓那般能够自由的拥挤在官道两侧欢迎皇帝陛下的到来。
御驾亲征的大秦皇帝不日就将驾临陈县,这在整个陈郡甚至包括楚地寿春、九江都不是什么秘密,嬴政也没有刻意隐瞒自己的行踪。
虽然韩信和王贲带着十万大军南下,但陈郡周围还有秦军十余万人
在楚国所有的军事力量基本上都被摧毁的情况下,已经没有任何人能够威胁到自己的安全。这一点,嬴政还是很有自信的。无数回归陈县的百姓拥挤在官道两侧,焦急的等待着大秦皇帝陛下的到来。
跟随嬴政南下的数百死士早就提前混入这些人群之中,秦军一万斥候也进阶分散到这数十里长的官道中。
远处的声浪在一波波的传来。
冲天而起的“陛下万岁”高呼声合着滚滚而来的隆隆马蹄声,即便是隔着十余里地,在陈县城门外等候的杨端和、熊心、项梁、范增、吴芮等人也是能够听的一清二楚。
声浪在前进,搔动在蔓延。
一种狂热的气氛开始悄然弥漫在整个陈县内外。
华夏百姓所求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其实一直都很简单。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老有所依幼有所养,能够不太痛苦的活下去,这就足够。
而如今的大秦皇帝陛下对天下百姓所做的一切,正是这三点。
所有人都知道,在这由皇帝陛下亲自押送而来的粮食之后,就会是无数从咸阳起运如今正在途中的御寒衣物。这些事情,同样不是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