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她搭话的正是长安郡主,郡主平日里娇生惯养,被众人捧在掌心,向来眼高于顶。此刻,她轻哼一声,鼻孔微微上扬,带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傲然说道:“我乃长安郡主,我母亲可是当今皇上的长姐。”言下之意,就是在提醒谢云烟,自己身份尊贵,不可小觑。

    谢云烟一听,眼睛瞬间发亮,心里暗自盘算着若是能攀上这高枝,往后在京城的日子可就好过多了。于是,她赶忙极尽谄媚地巴结起来:“原来是长安郡主,我早就听母亲说过,郡主人美心善,面若桃花。今日百闻不如一见,郡主果然是美极了,这京城中怕是再难找出第二个如此风姿绰约的佳人了。”那话说得又急又密,语气里的阿谀奉承简直要溢出来。

    长安郡主名叫慕思月,从小到大被人追捧惯了,这样露骨的讨好,她自然一听便知。不过,她倒也没有直接拆穿,只是嘴角微微一勾,露出一个似有似无的冷笑,不过是个从乡下来的土包子,也想攀附她,简直痴心妄想。

    随后,她漫不经心地抬了抬下巴,说道:“那边有灯会,快开始了,我们赶紧过去吧。”说完,便带着一众丫鬟奴仆,迈着高傲的步伐率先走去。

    谢云烟见状,哪还顾得上旁人的眼光,连忙亦步亦趋地跟了上去,生怕落下半步。

    几人来到灯会现场,只见明湖之上,万千盏孔明灯如繁星点点,正缓缓往上飞升。每一盏孔明灯上面都挂着一句诗句,微风拂过,那些诗句在灯光的映照下若隐若现。

    一时间,波光粼粼的湖面与漫天的孔明灯相互映衬,场面十分壮观,引得周围的千金小姐们纷纷发出阵阵惊叹。

    “不如我们来对诗吧!”不知是谁提议道。

    此言一出,立刻有人附和:“我知道有个对诗的好地方,是雅阁,那里还有不少才俊,我们正好可以比一比,谁说女子不如男!”众人听了,眼中皆是跃跃欲试。

    长安郡主坐在人群中,闻言微微点头,嘴角噙着一抹笑意,轻声说道:“好,那我们便去会会。”

    众人来到雅阁,此处古色古香,四周悬挂着文人墨客留下的墨宝,雕花窗棂外,翠竹摇曳。

    雅阁中已有不少年轻公子,见一众女子到来,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随着长安郡主的示意,一条轻薄如雾的纱帘缓缓放下,恰到好处地将雅阁一分为二,男宾在左,女宾在右,似是将两个世界隔开,却又透着几分神秘的关联。

    谢云裳置身于右厢的女子群中,目光不自觉地透过那层轻纱,看向对面。轻纱虽朦胧,却隐约能瞧见对面男宾们的身影。最惹眼的当属东北角那袭紫棠锦袍的少年,腰间玉佩缀着五色璎珞,倒像是宫里才有的规制。她努力地回想着是何人才有这样的配置,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很快,对诗开始,场面热烈非凡。

    一位公子率先出题:“春日桃花映人面”,话音刚落,一位小姐便接道:“秋时桂子沁心香”,引得众人一阵喝彩。

    几轮下来,长安郡主和谢云烟渐渐有些吃力。

    长安郡主秀眉微蹙,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合适的诗句,额间渗出细密的汗珠。

    谢云烟也红着脸,眼神中满是焦急与窘迫,张了张嘴,却没能吐出一个字。

    就在众人以为这一轮她们要败下阵时,谢云裳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来。她一袭浅粉色长裙,身姿婀娜,宛如春日里盛开的牡丹,明艳动人。只见她朱唇轻启:“冬临瑞雪覆山川”,声音婉转,韵味悠长。

    此句一出,全场瞬间安静,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那些原本对女子有些轻视的公子们,也不禁投来赞赏的目光。谢云裳面带微笑,缓缓落坐,眉眼间尽是自信与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