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并未直接开口,而是先对张昭张纮、黄盖韩当等人拱了拱手。
张昭颔首道:“子敬,我与子纲长于政务而短于军略,你直接对主公开口解释便可。”
鲁肃面带微笑,这才看向孙权。
“主公且听之,我江东军兵力共有四万余,公瑾将军领一万五千精兵在柴桑练兵,暂时没有赶来,因此无法调动,除此之外在庐江有万余兵马,如今被李术掌控大半,德谋老将军和子义正在周旋,暂时也无法调动,剩下的只有不到两万人。”
“而这两万人,又分别驻扎在各郡,调动又要数日,而且需要同时对付丹阳叛军和山越军,兵力恐怕难以掣肘。”听了鲁肃的介绍之后,孙权这才明白过来,急忙道:“那快命令公瑾兄带兵前来啊,有了这一万五千大军,平定叛乱不就兵力足够了么?”
“在下已经向公瑾将军发去信件,想来没有几日,公瑾将军也应该到了。”鲁肃回道。
周瑜和鲁肃两人私交甚笃,鲁肃乃是富豪之家,周瑜曾因兵粮不足向鲁肃借粮,结果鲁肃慷慨大方,一出手便是万斛粮草,周瑜感激之下,遂与鲁肃结交,两人志趣谈吐颇为相合,因此结交为好友。
“哼哼,还不知道周瑜会不会带兵前来呢。”堂下的孙瑜冷冷道:“伯符兄在位之时还能压得住他,伯符兄一走,他还会听从仲某兄的号令么?”
“仲异!”孙瑜之父孙静怒喝道:“你这小子胡言乱语些什么?公瑾他绝不会是那样的人。”
“父亲,仲谋兄长,诸位。”孙瑜大声道:“周瑜带兵在外,权柄甚重,伯符兄在位还好说,如今伯符兄去了,焉能保证周公瑾没有二心呢?”
“那孙术也是我宗室之人,还不是照样反叛了么?”
听到孙瑜这话,孙权不由得眉头一皱,心中沉思道:是啊,孙术也是孙家之人,却举兵反叛,周公瑾…不好说啊。
“主公明鉴。”一直没有动作的张昭忽然开口道:“周公瑾与伯符公乃是千金之交,绝不会背叛孙氏,请主公明鉴。”
张昭性格严谨,与周瑜素来不合,而今日却能够为周瑜开口说话,孙权倒是放心了许多。
“好了,仲异。你不要随意揣摩公瑾兄,当日兄长去世之前,曾经叮嘱过我,内事不决问子布公,外事不决问公瑾兄。”
孙权坚定道:“兄长是不会看错人的,就算你不相信公瑾兄,也要相信兄长。”
孙瑜不服气,还想再说些什么,忽然室外冲来数骑,马蹄声杂乱。随后一将从马背上猛然跃下,跑入堂中。
他拱手抱拳,朗声道:“末将徐盛,见过主公及诸公。”
“文向!”
见到徐盛,孙权颇为欣喜道:“难不成,是公瑾兄来了?”
徐盛答应道:“正是如此,公瑾将军领兵两万,已经命大军驻扎在城池南面,公瑾将军担心主公等不及,因此先派末将前来告知,他稍后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