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霭:“好,再在市场购足五百万元的商品。李明的那一百一十万元购针织品。就等于把小百货、小五金都采购齐全了。”
李明:你回去之后,再租下两个铺面,一个叫吉昌批发公司五金批发部,一个叫吉昌公司针织品批发部。”
李明:“王姨,你这一布局,就清晰明朗了,我这心里就有了具体目标,不会再是瞎闯瞎干。回去之后,把你的股份公司计划向工商局长提出来,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汪霭:“好!接下来你们在市场寻找供货的客户,如果生意谈的妥,以与厂家签订长期定期的购销合同,以后由厂家直接发货到公司,就没必要到批发市场来进货了。
我的小百货、小五金都有固的上游,直接用电话购货,不必跑到浙东市场来了。”
李明:“针织品有我们本省的那个国营大厂就够了,已经谈妥不多了,只要签订购销合同就行。”
汪霭:“做生意不要相信口头上的承诺,必须要凭合同办事。我对你是另一回事,不仅仅是生意,更重要的是看人的问题。
如果不是绝对的相信我自己的眼光,怎么会把小七十万元的货主动送到你的手里!”
李明:“汪姨教导的是!那两个销售员把他们工厂的资料,联系方式都给了我。而且他们带了两万元的货来了,我估计他们的货在我们很好销,在这里不一定好销,我还想捡漏呢。”
汪霭:“我们不要抱着捡漏的想法,而是要抱着雪里送炭的思想。如果我们在他们卖不出,而我们不砍他们的价,以正常价格全部买下来,他们是不是就会别有感激在心头?以后就有很大的可能成为向我们长期稳定的诚实供货厂家。”
李明:“对,绝对正确。反正他们厂的价格我也都看过了。他们还许诺过购满十万元的货,以九折的价格给我。”
汪玲:“我们的商品也都是从厂家发货来的,如果在市场买到再在市场卖,肯定就卖不到好价钱了。”
汪霭:“你们两个都是聪明人,一点就透。我放心了,现在就按我的说法去做吧。”
汪玲:“姑姑,我建议市场里的两个档口暂时保留,等我们在东县的生意做开了再撒才稳妥。那几个雇员愿意跟着去的就带去,不愿去的给你们多发两个月工资,任她们自找门路。”
汪霭想了想:“好吧,你就把商品批发市场的生意移交给小芬吧。这里的生意再延长半年。”
李明:“汪姨,你一下子拿出这么多资金,留足治病的钱没有?别因为钱的问题而影响治病,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亏大了!”
汪霭心里又是一暖,暗道这个小伙子心细,还特别关心她,笑着说:“这个你放心,我会对自己负责的,必有安排。”
李明放下心来,又对汪霭说:“这次来进货,带着二百二十二万现金太不安全,我放心不下,就把我妈妈、姐姐,还有个一直在帮忙的朋友都带来了。汪玲要随我到吉昌公司去上班,就让我妈妈或者姐姐到医院来陪你,供你使唤!”
汪霭:“哦,带了三个人来,也好!可以帮你做事。你们完成采购任务之后,带她们来见见我就是。陪护就不需要了,医院里有护士、护工,只要肯花钱,就可以买到所需要的服务。我在医院住了一年,摸的滚熟了。”
李明:“过一段日子,我把事情理顺了,就把你转到我们黄市的人民医院去,那里的医疗技术一流,比这个医院绝对不差。这样我们来看你就方便了,你也可以随时掌握公司的情况。”
汪霭眼睛一亮,笑道:“这倒是个办法!说实在话,我满以为换肾之后,很快就会好起来,哪怕只能活五年,但只要能出院,行动自如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