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元军不擅长跨海作战,加上那两场台风,最终全军覆没,无功而返。

    对马岛地理位置特殊,与济州岛遥相呼应,互为犄角,若是拿下这两座岛屿,就能切断高丽与倭国的联系,遏制倭国向西对高丽甚至大明的发展。

    不过,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倭国都快没了,一座军事岛屿又能有什么用。

    也就有点银矿,砚石,产些人参而已……

    大明不是大元,大明不仅有纵横天下的铁骑,还有坚船利炮,精锐水师,别说现在没有台风,就算有,也不见得能吹翻大明的战舰。

    凡目光所及之处,皆在大明战舰的攻击范围之类。

    李芳远走后,朱雄英立马下令,全军准备开拔,由荡倭卫以及一半的水师留守济州,由李景隆统领,看好高丽的傀儡君王王瑶,以防高丽趁机发难。

    高丽送来的两千精锐神射手,朱雄英交给了吴忠统领,并把瞿家兄弟调了过来。

    吴忠有勇有谋,水上功夫更是了得,是明军少有善海战的将领,之前在舟山之战表现的十分抢眼,此次平倭深得太孙的重用。

    三日后,李芳远率领八千高丽士兵乘坐战船从合浦出发,正式攻打对马岛。

    高丽大大小小上百艘战船在李芳远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开往对马岛的南部地区。

    李芳远也不是一般的庸才,相反,在军事方面很有能力。

    他的作战计划是先攻对马岛南部,稳定下来后再在陆地用兵,继续攻打北部地区,从而攻占整座对马岛。

    这和朱雄英对倭国的战略计划几乎是一样的,他的选择无疑也是极为正确的。

    下午,高丽军吹响号角,李芳远正式进攻对马岛。

    防守海岸的倭寇并没有多少人,一眼扫过去,也就千余人。

    对马岛上既不属于倭国的南朝,也不属于北朝,虽然名义上属于倭国,其实一直都在宗氏家族手上,割据自立。

    宗氏世世代代统领对马,但仍听命于倭国幕府,属于听调不听宣。

    对马岛没有倭国幕府的军队,所有武士,士兵都是宗氏的武装势力。

    岛上只有千余户人,加上武士等也只不过三四万人,能战之人不过四千。

    对马千余宗氏武士手持武器躲在石头垒的海岸防线内,准备抵御高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