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关外的皮裘、药材、山珍等特产,被源源不断运到大江南北售卖。
根据周广成的来信,因辽东与关外,商路空旷,不像江南行商竞争激烈。
而贾琮重视金陵等地建立信站,除了满足鑫春号在江南发展所需要信息支持。
……
在这种大环境下,辽东分号招募大批生计困顿的汉民和女真妇孺为工,利用辽东本地资源,加工营造物资。
这些江南精细之物被番夷各国商人所热衷,并通过关外这个窗口,被远销高丽、哦啰斯、以及遥远的西北欧。
在遥远的辽东,周广城带着招募的人手,已在各地逐步建立鑫春号分号和工坊。
毕竟在这个时代,这是唯一能快于奔马传信的途径。
派驻的数千官吏,逐步稳固各地官衙和民政,三千里关外之地,必将成为大周常镇永驻之疆!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自五月以来,嘉昭帝发布了一些列新政,在朝野内外引起轩然大波。
其实自嘉昭五年以后,嘉昭帝扫平叛逆异己,革除旧政弊端,将帝位稳固如山之后。
便开始推行一系列新政,比如在三地设立市舶司,广开东海各州海贸之业,繁盛江南之地民生富庶,便是其中一项。
在推行海政的过程中,也受到维护祖制老臣旧党的反对。
但是海政给沿海数州带来巨额财富和实惠,却是真实可见的。
民以食为天,在江南六州一府推行海政,也让当地官民都深受其利。
因此海政实施受到江南官民的拥护,而国库的日渐充盈,也让一众反对的旧党闭上了嘴巴。
但最近三年,随着辽东和吐蕃战事爆发,国库军费耗靡甚巨。
而近年以来,大周气候反常,春涝、夏旱、冬酷寒,年年不容乐观。
造成两河之地田地歉收,黎民逃荒,数不胜数,不然贾琮也不可能在神京城外,能如此容易收拢到这么多孤儿。
虽然有江南海政赋税和两淮盐税的补充,但国库用于各地赈灾的钱粮,还是常常捉襟见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