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梦糖果>灵异小说>汉官 > 第73章:瑟瑟发抖的辽东学子
    当然,他倒不是说周朝无礼法,再给邴原十个胆子也不敢这么说。

    他所言《周礼》,乃是指前汉末年才出现的《周官礼》一书。

    话说儒家向来有六经之说,谓之《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部古籍也非孔子所作,乃上古流传下来的古籍。

    只不过在孔子之前为诸侯王室贵族所有,藏于深宫之中。

    春秋时期孔子得之,便将它们重新整理修订,从而成为儒家典籍。

    包括《春秋》也是如此,从鲁隐公到鲁哀公计二百四十四年的事件,本是鲁国史官所记,很多内容甚至是鲁国史书的原文。

    若孔子后来没有臧否诸事,《春秋》其实应该与《齐史》一般称《鲁史》。

    不过也幸亏经过孔子修订,否则《春秋》恐怕也如《齐史》一般毁于战火。

    但即便如此,儒家六经传承至今也有失传,《乐经》便再也无法复现。

    不过有趣的是有的典籍越传越少,但有的典籍却越传越多。

    比如《礼经》,最早其实就是指记载了周朝礼仪制度的《仪礼》一书。

    直到前汉宣帝时期,大儒戴德、戴圣叔侄将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仪礼》的文章修订整理,并且整合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然后将诸多文章合在一处,统称《礼记》。

    因叔侄之间亦有分歧,所以又有《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之分。

    至此,《礼经》便成为了《礼记》和《仪礼》的统称。

    然而没想到过了几十年,前汉末年大宗正刘向在石渠阁校书时,自称从宫中秘府中发现了先秦古本,并加以著录,后经过其子大儒刘歆补充,这才有了《周礼》一书。

    刘氏父子宣称《周礼》与《仪礼》一般,都系周公所作。

    于是好好一本《礼经》,到了本朝竟然变成了三本书了,即《周礼》《仪礼》《礼记》是也。

    郑玄虽然号称融合古今,但实际上还是以古文经为主,兼采今文之长。

    国渊作为郑玄的高足,自然也是秉承这一观点。

    然而今文经学大儒却一直坚决反对这个说法,态度保守点的还能说《周礼》或许是作于六国之时,态度激进的大儒甚至直言《周礼》乃刘歆父子伪造。

    比如邴原就对郑玄所注解的《周礼》嗤之以鼻,认为此书纯属误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