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敲了敲龙椅扶手,发下回归的第一道召令:“撤太尉、丞相官职,太尉所辖之事交由三皇子接管,至于丞相所辖之事,祝卿,你先一并接管,待朝局稳定之后再和三皇子商量如何拆分丞相之职责。”

      皇上在何太尉和朱丞相两人手中吃了那么多年的亏,索性趁这个机会撤了这两个官职绝对是聪明之举,兵权归三皇子,这虽然让人吃惊却在情理之中,毕竟这位只要没有其他意外就是板上钉钉的储君。可祝茂年已经是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丞相所辖也归他,那岂不是三公里他一个人就占了两公?

      不要说众卿,祝茂年首先就不干了,出列道:“皇上恕罪,御史大夫之职责就已经让臣竭尽全力方不出错,丞相所辖之事太多太杂,臣恐难当此大任。”

      “朕说了只是暂时,待局面稳定下来后再慢慢拆分。”皇帝眼神扫过一众人:“到时可往六部分派一些,朕再收回一部分,不会让你领一份饷银做两个人的事。”

      祝茂年脑子转得飞快,三公去了两公,也好,待将来不再需要他的时候他即可急流勇退,把这御史大夫一并撤了,没有了凌驾于众臣之上的人,皇权才能更集中,这是皇上信他,借他之手为缓冲。

      “臣,遵旨。”

      皇帝挥手示意他归列:“老三,你可有疑义?”

      三皇子弯下腰去:“儿臣遵从父皇旨意。”

      “是长进了,有担当了,不懂的地方多问多学,万不可刚愎自用。”读书吧

      “是,儿臣明白。”

      皇帝对他不卑不亢的态度满意得很,他特意不曾提前通气,就是想看看他的反应,有吃惊,有意外,也有跃跃欲试,唯独没有退却和犹豫,很好!

      “何庆博窃国一事影响深远,不止京城,全大皖都被牵连,各地难免人心惶惶,朝堂需得尽快拿出章程安抚。”皇帝看向众臣:“朕的身体毁于何庆博之手,精神难以集中,今后更是需得长时间调理,为大皖计,朕已做出决定。”

      皇帝看了朝恩一眼,朝恩会意,拿着旨意上前。

      “皇三子霍道熙接旨。”

      三皇子心跳加速,本能促使他立刻跪下:“儿臣接旨。”

      “自朕奉太上皇遗诏登基以来,绪应鸿续,夙夜兢兢,仰为祖宗谟烈昭缶,付托至重,承祧行庆,端在元良。皇三子霍道熙,天意所属,兹恪遵初诏,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朕疾患固久,思一日万机不可久旷,兹命皇太子持玺升文元殿,分理庶政,抚军监国。百司所奏之事,皆启皇太子决之。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所有人都愣住了,今日是皇上回京后第一次大朝,可就在回来的第一天皇上就封了皇太子,并给他监国之权,不要说旁人,就是早知内情的祝长乐也没想到皇上这么果断,回来第一天就放权得这么干脆。m.book56.com

      朝恩上前一步双手将圣旨递过去:“老奴恭喜太子殿下。”

      “儿臣遵旨。”三皇子回过神来,忙起身上前接了。

      祝茂年率先跪下:“臣恭贺皇上,恭贺太子殿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有了他带头,其他人立刻跟上,嘴里张张合合的动着,内心也都活络起来。太子朝中势力薄弱,正是需要用人之时,于他们也是大大的好事!之前的护驾之功他们分不到,可新皇有的是需要他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