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有疑问可深入调查,本作者没有解释权。)
宜修在伺疾的时候,想过要不要就此解决了他。
但仔细想想,胤禥还小,又没进过朝堂。
如果此时皇帝跟着驾崩,于她们母子而言,弊大于利。
有着孝庄的例子在,宗室和大臣们必不会让她垂帘听政。
即使他们同意,宜修也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
曾经的庶女经历,确实少了些大局观。
就算这辈子是嫡女出身,可家里地位不是一般的差,根本也没得到更好的教养。
宜修不羡慕孝庄,同为女人,她很能理解孝庄的不易。
易地而处,她不一定能做到孝庄的成就。
清楚自己斤两,那就先别轻举妄动,反正之后的事情她早就准备好了,也不差这一时。
皇贵妃本就喝药把身子喝坏了,孝庄皇太后的丧事也基本把她给撂倒了。
谁让她非得学皇上,一块跟着不吃不喝。
这可真是彰显他们夫妻情深,把一众宫妃给比成了渣渣。
现在也是,每日还拖着病体来看皇上。
伺候是伺候不了了,但好人这么折腾也受不了,何况她一个重病之人。
脸上的扑的粉都快能和面了,就为了不让众人看出她的病容,省得有人借此阻止她来看皇上。
宜修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比这位差远了。
她还真的没有这么爱,为了给皇上生孩子,把好好的身体给喝坏。
为了能跟他站的更近,生生把不怎么好的身体给饿成重病。
如今更是为了多看皇上一眼,事无巨细的关心,连养病都不肯好好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