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华叶峰和董氏刚刚起身,华叶峰昨晚喝了不少酒,董氏也操劳了一日,都起得晚了些。
华叶峰年轻时原就不是当作继承侯府的世子养的,他是负责屯垦的幼子,从小就跟庄户人家、粮铺掌柜甚至是力夫混在一起。
成日大大咧咧的、粗犷好爽,跟他相处,用普通百姓的眼光来看,他没有架子、平易近人,但要以元京高门的眼光来看,就像夏明月说的那样是个“泥腿子”侯爷。
要不是他前面的兄长都战死和病逝了,他根本不可能袭爵,倒是可以一辈子做个富庶的农家翁,给华家和华家军提供粮草补给。
而董氏自然是夫唱妇随,华老太爷和华太夫人当年为华叶峰选这门亲事的时候,要的就是一个适合他的女子。
要跟他一起负责屯垦之事,就必须心细、没架子还能吃些苦,至少能甘于过庄户人家的日子,要是一天到晚地想着过高门贵妇的日子,那是断断不行的。
因此才选了一个九品县衙主簿家的长女,也就是董氏,而且这还是特意从一个特别擅长耕种的县里选的。
董氏的父亲为官清贫,但特别擅长耕种,农忙的时候跟县里的农人一起下地干活,还培育出了一些新品种的菜蔬,董氏出嫁前也经常在田里忙乎,规矩方面自是比不上那些名门贵女。
这二人成婚后倒是琴瑟和鸣,风风火火地就把日子过了起来。说起那时的日子,真是逍遥。
他们不是普通的农户,有侯府做倚仗,更要提供华家军一半以上的粮饷,奉了圣旨,拥有大量的土地,还有大量的田庄、粮铺,还不用经历兵戈之事,甚至不用受那么多的规矩束缚,他们的日子过得极好。
谁知道有一天,华叶峰经历了几位兄长先后离世的噩耗之后,他居然成了世子,成了那必须端着的尊贵存在。
华叶峰这一生只上过一回战场,因他本就不是按照一个将领的标准教养的,加之圣上怜惜华家之前的牺牲,没有让他再上战场。
他这之后的二十多年,就在这元京做富贵侯爷,连屯垦之事都不能亲力亲为了,还有一堆的高门在背后笑他土气,是泥腿子。
这日子过得真是富贵且憋屈啊……
董氏的日子也是一样,曾经的富贵“农妇”,非要穿上绫罗绸缎在那儿当贵妇人,别人说的她不懂,她说的别人觉得土气。
她就生了华靖离一个儿子,被亲族诟病,也担心中年失子,宫里赐下了宫人卜氏为妾,生下了华靖和,她做主又纳了一个李氏,生下个女儿华青青。
饶是如此,还是一堆人在背后嚼她舌根子,说是因她善妒,府里才子嗣单薄……
要不是还要顾着脸面,不想给华靖离丢脸,她早就指着那些人的鼻子骂了,反正不管怎么说,她都得端着。
当年董氏的公公给华靖离定下夏家女儿为妻,考虑的不仅是弥合侯府和朝廷的关系,还有一点十分重要,就是夏庸其实是文官出身,后来才进的兵部。
这样的人家的女儿文静、有教养,完全就是按照高门贵女的模子捏出来的,娶这么个媳妇进门,总不会再被人笑了吧?
将来有这样的媳妇教养子女,下一代应该就不会再被人说是泥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