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九锡为顶,未有十锡之数。
诸葛亮用自己态度表达了北伐的决心。
李严也震惊的看着诸葛亮。
那一刻,两人不再是互相扶持的同僚,也终于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诸葛亮不再让李严参与北伐诸事,只让他分管后勤,自己全力参与北伐。
于是,身着黑袍的文官之首开始统领军队,实施北伐大计。
身着红袍的武官之首,却开始协管诸郡,督办粮草。
而直到这时,诸葛亮基于对先帝的信任,还是抱着一丝幻想。
他觉得,李严并非愚人,也并非不忠之士,他终究会理解我的做法。
也终究会想明白,兴汉之大业,始终为他保留着一席之地。
到那时,他一定会来找我,再与我共赴艰难,续写兴汉宏业。
那是他四出岐山,与司马懿对弈卤城。
诸葛亮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潇洒的铺开阵势,欲与司马懿于平原一决雌雄。
司马懿怂了,高挂免战牌,数十万大军龟缩于卤城不敢出城一步。
试图以诸葛亮粮草不便之利,逼其撤军。
他猜得不错,诸葛亮的军粮不够了。
大军没了军粮,便如猛禽折翼,纵有万般谋略,也难施展。
诸葛亮却隔空挂饵,诱军出城,又在魏军的眼皮子底下抢收了魏军的秋稻。
再率兵折返,又斩司马懿精甲三千。
那一战,他奇谋迭出,挥洒自如,把指挥的艺术玩到了极致。
然而,最终,还是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