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总指挥的话说完,秦文伟就在脑海中勾勒出了整个山西的地图。
秦文伟在总指挥部的时间不久,但是总指挥部的那张地图他也已经看了好几次了。
山西对外的联络通道主要就是那几条公路和铁路。
铁路来说,是两条干线和一条支线。
第一条干线是同蒲铁路。
因为其刚开始是从大同到山西蒲州的铁路,故名为同蒲铁路。
不过后来,同蒲铁路经过改造后,延长北起大同经太原南至运城,继而在风陵渡过黄河,在孟塬站接入陇海铁路。
铁路全长865公里,以太原为界,分为北同蒲铁路和南同蒲铁路。
同蒲铁路南北贯穿整个山西,将山西分成东西两部。
作为山西省中部的南北铁路干线,其也是沟通晋、陕两省的交通大动脉。
而且,第1军直接沟通驻蒙军,也是通过同蒲铁路连通,驻蒙军第26师团的驻地就位于大同。
第二条干线则是正太铁路。
正太铁路是连接石家庄(石门市)到太原的铁路干线,连接京广铁路和同蒲铁路,全长243km。
其是第1军直接同华北方面军沟通的铁路干线。
经由正太铁路前往石门市之后,可以进入平汉铁路,进而北上北平市。
第1军经过这条铁路,可以在最快速度内获得华北方面军的支援。
一条铁路支线则是指白晋铁路。
1935年,闫锡山作出了修筑“白晋铁路”的规划。
其中,“白”字表示白圭镇,“晋”字表示晋城,并于当年由晋绥兵工筑路总指挥部负责修筑。
1937年秋,白圭至长治城部分地段的路基基本竣工。后因日军入侵工程中止。
之后在1939年的时候,日军重新规划,把铁路的起点定为祁县东观镇,并将终点设置在长治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