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峪镇八路军总部内。
副参谋长正在对着指挥型电台倾听着,而在旁边的,而副总指挥和师长两人则是在指挥部的大会议桌上商量着。
师长说道:“延安派来的技术人员已经抵达晋察冀根据地内了,目前正在五台县位置。
我看我们可以在5月之前,正太铁路发起一场大规模的破袭战役。
地点我看不不妨就选在石门市(石家庄)和阳泉之间。
这段线路内,不仅有日军正太铁路,还有井陉煤矿。
这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煤炭来源。
破坏正太铁路的同时,如果我们一起将井陉煤矿进行破坏的话,在长期看来,能够对日军在华北以战养战的策略造成重大打击。”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的仅仅三个月之后,日军即占领井陉煤矿,随后开始了对井陉煤矿内煤炭资源的疯狂掠夺。
这座被誉为"华北煤都"的矿区,不仅拥有优质的煤炭资源,更是正太铁路上的重要战略节点。
日本侵略者占领井陉县城后,立即派遣了一支专门的"矿业调查队"前来勘察。
这支调查队很快就发现了井陉煤矿的独得之处,煤质纯净,含硫量极低。
这种煤不仅适合民用取暖,更是炼钢的上等原料。
日本侵略者由此开始了对井陉煤矿的掠夺性开采。
为了掠夺资源,日寇对井陉煤矿区域内实施疯狂的法西斯统治,由此导致了井陉煤矿矿区内矿工的种种悲惨事件。
在管理上,日寇将矿山封锁起来,建碉堡拉电网,日夜监视矿工及周边情况。
在生产上,日寇不顾矿工死活,采取杀鸡取卵、“以人换煤”的方式盗采煤炭,以致惨案不断。
经过日寇折合总掠夺性的开采和完全用人命换取煤矿的生产方式。
井陉煤矿的年生产煤矿量达到了200万吨级别。真正称得上是日军在华北地区的“能源心脏”。
就这样,井陉煤矿成为了日寇‘以战养战’的重要基地。
对正太铁路东段进行破袭,不仅能够有效破坏日军第1军同外界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