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忙走了过来。

    王青松看到他走来,这才弯腰捡起来,对着路灯打量了一下。

    两人都是参加过广交会的人,也是见过港元的。

    或者说是港元兑换钞。

    又名港钞。

    因为这时候的港元5元以上,不是由港岛政府发行的,而是由港岛这边的三家银行发行的。

    款式都不一样。

    其实质只是兑换钞票。

    但是老百姓用了这么多年都习惯叫港元了。

    老杨一眼就认出来这是百元面值的港元。

    “乖乖,还真是啊,快找找。”

    赶忙拿出了自带的手电筒,在附近找了起来。

    最后又找到了两张。

    “乖乖,三百块钱!”

    老杨拿着东西一阵的惊讶。

    王青松凑过来,看着手上的钱,笑道:“科长,咱们这算不算是时来运转啊!这下有钱能住好一点的旅馆了。”

    但是让他失望的是,老杨拿着钱,在四周巡视着。

    嘴里在那里说道;“三百块钱,你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吗?”

    不等王青松说话,老杨继续说道:“你也听黄远志说过,这边的工资也就一百多一个月,工资低的可能都不到一百,这三百块钱,相当于普通人三个月的工资。

    如果是个有钱人丢了,那还好点,这要是哪个家里比较困难的人丢了,这就是一家人的生计。

    说不定就因为这点线活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