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么办?难道空入宝山?”
“再想想,再想想。”
“如果动力引擎方面,也许我们可以从外部进行一下探测。”
“这个可行。”
“立刻通知姚部,派几只侦查虫,看看能否找到飞船的工质排放口。”
基地这边刚刚讨论完,飞船旁指挥帐篷里的姚劲喜就得到了消息。
“派几只侦查虫,看看能不能从外部找到飞船的入口。”
没过多久,几只蜜蜂从帐篷里飞了出去,它们摇摇晃晃的接近飞船,以一个特定的规律开始搜索飞船的外壳。
蜜蜂不仅飞船表面搜索,还不断的释放出轻微的探测信号,各种探测手段一起上阵,仔细的扫过飞船的表面。
“姚部,飞船表面没有发现任何入口,甚至没有发现明显的缝隙。”
“怎么可能......难道它们的加工精度已经高到看不到缝隙了?”
“探测虫获得了一些飞船内部结构的数据。”
“把结构数据传回基地,在飞船各个部位采集一下外壳材料。”
“是!”
侦查虫立刻趴到飞船上,寻找合适的凸起结构,小心的喷吐一些腐蚀液,尝试从外壳上弄下来一点物质。
地球生物的腐蚀液对飞船外壳影响非常微小,几乎很难撼动外壳材料,但特务部只需要痕量级的物质就够了。
还好外星人的技术还没有高到完全无法破坏,完全无视分子运动的程度,飞船外壳被侦查虫弄下来一点点碎屑。
等侦查虫回到指挥帐篷,立刻被分别装进试管,放进一个货运箱里,由一只鹰抓着直接飞上天空,送回国内基地。
内部监视虫配合外部的探测手段,特务部勉强把飞船的主体结构侦查清楚,但是这些关键的技术一直没能找到突破口。
利用这些天监视虫发回的资料,特务部开始试图逆推很多东西,首先是这些外星人母星的可能环境特征。
通过外部形体和行为特征判断,这些外星人都是陆生生物,都是碳基生物,它们母星的大气成分各不相同,但是大致都是通过氧化反应获得能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