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梦糖果>青春小说>我没想当影帝 > 第一百四十二章 退票的我们(1/6求订阅)
    这趟,沈明最大的感触不是演技,而是导演…

    香港大部分导演都是才,基本上场记、摄影、道具都干过,尤其是林德禄这样跟着王天林干遍所有剧组杂活的人。

    这就导致了他在拍摄的时候,非常重视镜头感。

    也就是已经提前考量了剪辑!

    如果演员要执行一个动作,导演会思考在哪一个发力点可以停,然后从另一个角度续上这个动作,达成一个动作组。

    提前想好了剪辑版本。

    可能是内地电影教育根里就有问题,对剪辑不重视,对剪辑的认识就是听导演话执行的技术人员。

    几个专业院线,基本没有剪辑专业,都是剪辑课程。

    结果搞下来就是内地主流的这些导演有一个很大的弊病:重镜头,轻剪辑。

    像《无间道》楼顶那场对决:

    刘得华说完“谁知道”,梁朝为恼羞成怒抬枪指着刘得华。

    这个动作,从老刘开口,立刻拉大远景,起音乐,意境一下就起来了,这时候再远景给梁朝为抬手的动作,立刻接中景反打详细描述抬枪的动作,顺便接一个特写表示枪指在老刘脑袋上,再来一个大特写表示被枪指着的老刘的眼神,稍微一顿,又是一个中景,然后在你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拉远,不停拉远,再拉成一个景。

    经典镜头诞生!

    而且不可能是剪辑自由发挥,没有导演指导摄影机远中近一样来一遍,太费素材…

    必须得导演脑子里有数,才能拍出漂亮的镜头组,后期才能有剪辑的素材。

    如果内地导演会怎么做?

    最大的可能就是长镜头,或者各种大特写…

    《疯狂的石头》一出来就惊艳场,牛逼就牛逼在,在内地所有的导演中,宁昊当时的叙事是玩的最花的,剪辑是最艳的!

    内地,很多导演都是电视剧导演出身,他们有什么特征?

    能省则省!

    能一个镜头表示的动作绝不会用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