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喜欢赵普那封是角度新颖,另辟蹊径的。
还有的喜欢邓锦的那封简明直白,句句直击朝廷弊病的。
总而言之是各自为战,已经吵了起来,甚至还有的考官都开始撸袖子了。
林延贤也没想到,最后不仅没有选出了谁更胜一筹,反而还加剧了纠结。
考官们你一句我一句,是谁也说服不了谁,他们是就抱着自己选中的试卷开始鼓吹。
其他三封试卷斗得还算是旗鼓相当,只有邓锦的那封试卷支持的人不算是很多。
考官们不是很喜欢邓锦批判朝政。没入朝廷,那叫妄议!空想!
好吧,其实学子都是有书生意气的,都喜欢对朝政评议两句,就好像天不生他行走官场,大周百年如长夜一般。
但是他们也不能跟书生计较吧,他们都是行走在官场上成功者,跟喜欢说酸话的失败者计较,岂不是失了身份?
他们可以居高临下,对那些书生酸话一般地批评视而不见。
但是他们实在是无法忽视他们刚刚看到的那封试卷,达到了十成,那是大才啊!
邓锦批判的还很是入骨的,不是什么酸言酸语,也不是什么不懂装懂。
邓锦的这封试卷好像是一下子将他们从你好我好的混沌中拽会冰冷的现实中,原来国朝有这么多弊病吗?
他们也有些害怕,他们其实是害怕改变的。
邓锦她提出了这么多国朝弊病,她是不是想革新?
革新是要流血的啊!
就当一个平平常常的士大夫不好吗?
以宰执为目标,在规则之内努力不好吗?
打破规则,那是需要拿命去拼啊!
拼个头破血流也可能并没有什么成果。
一些年龄大些的想到了景耀新政,顿时忍不住打了个寒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