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家情况比较特殊,需求极度旺盛,像他们这些乡镇企业家能干起来,主要因为需求大于供给。
他坚定马克思的需求决定供给理论,而且早在几个世纪之前,萨伊供给决定需求那一套理论就被推翻了。
他在纸上列出了几个名字,后面跟着地址。
与其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取暖。
报纸上有报道温州乡镇企业家的情况,他觉得那种模式不错,团体作战。
倒不是说照搬过来,而是借鉴,他心中有了一个大致的想法。
姜琮破天荒地打了个饱嗝,他揉揉肚子,今天吃撑了。
六万块钱,六万块钱,他在心里默念,必须尽早还了。
他经常听他爸说一些国外的方法,慢慢琢磨出了一点道理,很多人成功是因为把发达国家或者地区的经验挪到不发达国家或者地区里。他或许可以借鉴一下,把市里的东西挪到县城。
“哥,想啥呢?”
姜珹拿着棍子坐到姜琮旁边。
姜琮眼睛一亮,想到了学校门口的小卖部,“我们收废书,拿去学校门口卖,怎么样?”
姜珹转了转眼珠子,“我觉得卖书不如卖吃的。”
姜琮没有立即反驳,姜珹说的有道理,吃的更受同学欢迎,市场更大,与此同时,竞争更激烈。
像他们中学,门口一溜推车,卖红薯的、卖卷饼的、卖玉米的、卖粽子的、卖丸子的……各种各样。
那时候家里有钱,他和姜珹一般从第一个摊位买到最后一个摊位,到家的时候差不多吃饱了。
“你想啊。”姜琮给姜珹分析道,“我们两个只会吃不会做,你别告诉我让老妈做,咱们俩的事业要从根本上独立,另外,即便采取合作制,你知道咱们卖啥?即便知道卖啥,做出合适的口味需要大量实验。这还没有开工,咱们就赔上不少钱。”
姜珹细细考虑了一番,觉得姜琮是对的。
卖吃的太麻烦了,不适合他们两个。
“但卖书的话。”他放下棍子,托着腮说道,“小卖部里有,我怕咱们的书卖不出去,积压在手里,造成浪费。”
等等,积压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