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厅内,赵士盉和谢芸正在议论着知府大人相请的用意。
赵士盉微微叹道:“恐怕又是钱粮差遣的事情,上十万的灾民,就算一日只吃两顿,一日也要四百石,府库中的三千余石存粮用不了几日便要吃完了。”
谢芸愤然道:“上头那群蛀虫,把朝廷赈济灾情的钱粮又层层盘剥了,整个江宁府,居然只有两万贯钱粮。”
两人的声音并不大,就算再气愤,但是宗亲的身份注定只能言辞低调,稍有不慎,被好事者告到京城里去,闹不好吃不了兜着走。
见得赵皓到来,夫妻俩便停止了讨论,开始用餐。
“你与王知府相熟乎?”
谢芸对王汉之点名邀请赵皓一事很是不解,毕竟钱粮差遣这事,赵士盉虽然只是名义上的一家之主,实权人物也是她自己,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要叫上赵皓。
“或许,是因为孩儿长得太俊吧。”赵皓也是满头雾水。
谢芸敲了一下他的头,没有再寻根问底。
也许,是赵皓在王府招亲之中大放异彩,引起了王汉之的注意吧。
……
春风楼,由郑家转入赵家门下,生意较之往日更为火爆,只是今日的五楼,被王汉之包了下来。
大堂之内,江宁城内的大家、富商、名流……济济一堂。
精美的美食,珍贵的二十年陈的女儿红,优雅的乐声,还有几个头牌姑娘前来献艺助兴,接待的规格极高。
甚至,在那东南角,有一幕丝幔垂挂——王知府竟然请动了梅林居士前来献艺。
只是,今日前来的权贵富豪们,却大都心不在焉,只有梅林居士奏琴的时候,才屏声静气的倾耳倾听,其余时间都是在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宴会虽丰盛,却非好宴,今日知府大人邀请前来,怕是要大大放血的。虽然说每年灾荒,都会如此,但是今年的灾情更为猛烈,涌往江宁的灾民越来越多,已经突破十万之数,接下来恐怕更多,十余万等着吃饭的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能填满的。
尤其是那粮价一天比一天上涨,看看便要突破两贯一石,恐怕将来涨到三贯,甚至五贯以上都有可能……
捐多点吧,谁的钱都不是大水冲来的;少捐一点吧,又怕落了后,折了面子。
见得人员已来齐整,王汉之终于站了起来,开始了开场白。
先是一番寒暄客套话,紧接着叙述了灾情,然后又把近日赈灾的情况一一叙说,尤其是钱粮的耗费状况说得极其细致,以免沾上贪污之嫌,最后终于说到了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