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秀问过了太皇太后这两天的饮食单子。她年纪有些大了,御膳房便减少了那些大荤的东西,多数都是些清淡的素食,原先太皇太后吃得也挺好,可这两天,多少送过去的东西都原封不动地送了回来。御膳房就悄悄问了伺候太皇太后的宫人,才知道原来是她可能担忧皇后。

    云秀想了想,跟高太监说:“如今天还冷着,御膳房上的多点心和炒菜,哪怕送的再及时,到了太皇太后那里只怕热气儿也散了,太皇太后又是慈爱的人,若是直言,恐怕皇上会怪罪。”

    高太监琢磨了一下,还真是这个理儿。要说平日里御膳房也是伺候得够尽心的,不敢怠慢,可再不怠慢,也有主子们不满意的时候,嫔妃们抱怨了不知几次,可太皇太后那边儿从来没有抱怨过御膳房什么。

    看云秀心里好像有了想法,他问:“姑娘心里有什么想法?”

    云秀问:“宫里头一般什么时候吃锅子?”

    古代也是有火锅的,不过不叫火锅,而是叫古董羹,取食物沸腾“咕咚”响之意,也有叫暖锅的,到了袁枚的《随园食单》里头,火锅的名字才流行开来。

    高太监说是年节的时候才吃,不过也不一定,毕竟锅子吃着汤汤水水的,主子们怕在宴席上失了礼仪,很少动用锅子。

    听说云秀要进锅子给太后,高太监也没拒绝,到时候连着锅子一块儿送上去就是了。

    慈宁宫里,仁宪太后正陪着孝庄太后:“姑姑好歹吃点东西,您是长辈,皇后要是知道您为了她食不下咽,恐怕更要心伤。”

    孝庄太后半眯着眼,叹了口气:“琪琪格啊,我心里难受啊。”琪琪格是仁宪太后的闺名。

    仁宪太后心里有点疑惑,姑姑和皇后并不亲近,虽说皇后如今沉疴难愈有些可怜,可也不至于让姑姑食不下咽啊?

    似乎看出来她的疑惑,孝庄太后说:“看到皇后,我就想起年轻时候的自己。”她的姑姑哲哲从大草原嫁给了皇太极,一直没有生下孩子,后来为了巩固哲哲的地位,父亲又让亲哥哥将她送了过来。再往后——就是海兰珠受到独宠的时候了。

    海兰珠独宠,她和姑母哲哲过的日子,和现在的皇后也没什么区别。

    不过是物伤其类罢了。

    正说着话,苏麻喇姑走进来:“老祖宗,该用膳了。”

    孝庄诧异地坐起来:“怎么是你来叫?”

    苏麻喇姑说:“奴才不来,那些宫女嬷嬷再请不动您,回头就要哭出来了。”别的不说,她们劝不了太皇太后,只怕皇上要怪罪下来。

    孝庄无奈,只能起身。

    外头膳食已经摆了大半,她扫了一眼,和往常吃的一般无二,顿时失了兴趣,正准备回头,忽然闻到了一阵香味。

    摆膳太监端着锅子摆在了桌上。

    孝庄诧异:“不年不节的,怎么吃上锅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