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梦糖果>奇幻小说>买宋 > 第四百六十六章 别具特色
    到了清代的楹联广告也以酒楼用得最多。

    如九江浔阳楼“世间无此酒,天下有名楼”,算是酒联中的上乘之作。

    另一酒楼对联“竹叶杯中,万里溪山闲送绿;杏花村里,一帘风月独飘香。”

    这副酒联自然贴切地运用了竹叶青酒和酒乡杏花村这两个酒中的“知名品牌”。

    因此从艺术角度来说,它已远远超过了一般楹联广告的境界,而是让人在品酒的同时品味一首诗,品尝一幅画,可以称之为酒联中的佳品。

    现在的山西汾酒集团也沿用有关杏花村的传说和诗词来做宣传,颇有一番意境。

    另外,清朝有个秀才为一家理发店题写对联“相逢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典故用得恰到好处,该店从此生意兴隆,远近闻名。

    相反,同是理发店,有的对联却使顾客望而却步“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结果顾客再也不敢上门理发,铺子很快倒闭,可见对联广告的威力。

    而且需要说明,在明清时期,中国的印刷业有了更为明显的进步和发展,雕版印刷在规模、质量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各种派别和风格的雕版印刷应运而生。

    同时,由于社会对书籍需求量不断增加,书市生意兴隆,所以书商特别活跃,纷纷与儒生、士大夫合作,出版了大量“文编”、“文选”之类的书籍。

    包括各地书商及印刷业经营者为了在激烈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提高知名度,常利用各类书籍的插图及首尾来做广告,以此来推销自己印刷的各类书籍。

    如公元1498年(明弘治年间)的刊本《奇妙全相西厢记》的底页上就刊印了书坊广告

    ……本坊谨依经书重写绘图,参订编次大字本,唱与图合,使寓于客邸,行于舟中,闲游坐客,得此一览始终,歌唱了然,爽人心意。

    这则广告文字简练,表意清晰明确,而且运用情感诉求,描绘了看这本书的悠闲场景,让人对该书坊有一种亲近感,很有说服力。

    在书籍上印制相关书籍广告的做法早在宋代就已经开始。

    “宋人刻书,于书之首尾或序后、目录后,往往刻一墨图记及牌记,其牌记亦谓之墨围,以其外墨栏环之也。又谓之碑牌,以其形式如碑也。元明以后,书坊刻书多效之。”

    这类牌记的作用,除作广告宣传外,还可以使后人对这部书的版本及流传情况多了一些了解,也起到了信息传播的作用。

    除书籍广告之外,清代的木版年画也是当时颇为流行的印刷广告形式。

    年画多以民间故事人物、戏曲人物为题材,还有福、禄、寿、禧等字画。

    这些年画色彩艳丽,生动逼真,民间艺术气息浓厚,因此深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