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磕绊绊,终于在这个深夜敲下了全书完这三个字。

    其实这本书到了满清覆灭的时候就应该要完结。

    在写完张胜干翻大玉儿后,作者就觉得这本书的使命已经完成。

    毕竟干翻满清,这是大部分明末小说的最大的使命。

    只是孙可望这个历史人物争议太多的。

    他和李定国之间的内斗,直接导致了南明的最终覆灭。

    所以在写作的过程后,作者只能抱着以史料为基础的方法。

    开始为主角和孙可望说话。

    没有史料,对于这个汉奸作者实在是没有底气指出他的贡献和优秀之处。

    这也导致他和李定国的恩怨贯穿全书。

    作者不得不在满清覆灭后,在写下孙可望和李定国的结局。

    而这种结局作者是想了很久,最后才决定把李定国写死的。

    因为孙可望和李定国之间到了交水之战时。

    如果从常理出发,二人必须要死一个,才能终结这场兄弟相残。

    在孙可望基业被毁,成批成批的部下死在李定国手中后。

    哪怕主角不杀李定国,他的部下也绝不会放过李定国的。

    这就是内斗的残忍。

    也是作者想体现的东西。

    总不可能李定国清洗了那么多孙可望的部下。

    最后还能凭借着李晋王的名头逃过一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