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耐心地听完宋美龄和安毅唠家常,放下水杯,和蔼地望着安毅:
“这次赈灾你贡献很大,你派出的杨斌和夏俭两员干将也很有水平,仅用三天时间,就把南昌城恢复到往日井然有序的样子,让中央民政部和江西省那些人无地自容,很不简单啊!我听说夏俭借机征召了两万多新兵,每天都有一两个团的新兵从南昌徒步到川南,军中将领非常吃惊,搞不清你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灾民分流压力太大,运力不够,才不得已而为之的?”
安毅连忙解释:“运力不够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最需要重点赈济的老弱妇幼实在太多了。另一方面,这次征兵主要是为了充实滇南垦殖专区警备力量和工程兵,计划征召两万人。下午学生到南昌时,赶往几个难民安置点和老南昌军营去看了看,灾民的数量仍然很多,夏俭等人汇报说报名应征的人实在太多了,想停都停不来,建议学生不管多少,只要体检合格尽量多招。
“学生惊讶之下连忙询问原因,夏俭解释说,征召的新兵只能从老南昌步行到川南,几乎等同于一次超长距离的长途拉练,一路上带队军官会每日记录,逐一考量每个新兵的身体素质、意志力、服从性和吃苦耐劳精神,到了川南再来一次择优录取,从所有坚持下来走到川南的新兵中挑出两万即可,多出来的就放到计划开垦的集体农场去,这样一来,更能保证新兵的质量,对尽快形成战力也有很大促进。”
“难为你们竟能想出这样的办法来,可见你的军队里人才济济啊!”蒋介石又赞了一句,安毅不知道蒋介石是真心赞扬还是话里有话,只能满容满面地听着,没敢搭腔。
蒋介石停顿一会儿,再次问道:“你这次来,是看望灾民和开会的?”
安毅收起笑脸,郑重回答:“不!学生此次来,唯一的目的是恳请校长和师母移驾叙府,为叙府至泸州铁路的全线通车典礼剪彩的,同时还要烦请校长和师母,莅临学生倡议举办的西南商品博览会开幕式,西南军民早已经望眼欲穿了。”
“屁话!”
蒋介石嘴上不悦,心里却是无比受用,甚至生出几许惊喜几许感叹,他发现安毅仍然把他当成最尊敬的尊长,否则不会将如此巨大成就和声誉,拱手让给他夫妇俩。只要蒋介石夫妇莅临川南,为四川境内第一条连接两座大型城市的铁路通车仪式和举世瞩目的博览会剪彩,全世界都会认为这条铁路与蒋介石的支持分不开,这个由四省地共同举办的商品博览会,多多少少也算他蒋介石致力民生、发展经济的一个显赫政绩。
宋美龄非常感动:“安毅,你有心了,我们为有你这样的学生深感骄傲。”
“师母过奖了!学生惭愧,数月来使小性子,沉不住气,让校长和师母担心了。”安毅再次恭敬致谢。
蒋介石脸色平静,一片从容:“有件事需要提醒你,反英宣传差不多了,这几天美国使节两次斡旋此事,劝我们不要做得太过,中央和我本人都认为该适可而止了。这次持续了将近两周的反英浪潮,确实为我们赢得了***和外交上的主动,当年在‘沙基惨案’中都没吃过这种大亏的英国人很不好受,他们国内已经矛盾重重了。
“近年来,我们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日益加深,今年开始与德国的各种关系也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对英国人的依赖正逐年下降,英国在世界和国内的影响力也逐年衰弱,但不管怎么说,英国还是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在世界上仍然拥有重要的影响和地位,如果把关系搞得太僵,对我们没有什么好处。”
安毅虚心接受:“学生遵命,不过,若是英国人再次在中缅边境野蛮挑衅,甚至悍然发起侵略,学生该怎么办?”
蒋介石不悦地瞪了安毅一眼:“明知故问……好吧,既然你问了,我也就说出我的意见,如果英国人真的展开像你所担心的军事行动,你也不要有太多顾虑,尽管按照你的思路去做就行,我支持你。但不要像对待***人那样无情,留点儿情面大家才好说话;其次,最好让云南方面出面处理,这一回你采取的策略就很好,不但堵住了英国人的嘴,在法理上也是站得住脚的。”
“学生明白了。”
安毅点点头,突然想起一件事:“校长,今天上午在南京,学生听林主席说,中央派往***主持停战的特派小组被盛世才野蛮关押,组长罗文干也被软禁,***了人身***,不知是否有此事?”
蒋介石忽然记起,盛世才正是安毅在南京担任参谋次长时的麾下科长,之后派驻黔西绥靖公署主任锻炼,也曾获得安毅的大力帮助,立即明白安毅想要对自己表达的意思,心中惊喜,脸上却是一片担忧:
“是的,盛世才是个人才,可就是太过跋扈,做事情不计后果,三番几次让中央下不来台,使得中央威信大受影响,而且他仗着***天高皇帝远谁也奈何不了他,行事更为乖张孤僻,很让人头疼。安毅,你有此一问,莫非是与盛世才还有联络?”
安毅点点头,如实回答:“是的,数年来学生几乎一两个月就与盛将军通一次电报,相互问候并交换意见。去年底,盛将军还从学生麾下的精密仪器厂两批购进新型无线电台,可以说彼此关系还是较为融洽的。
“二十天前,盛将军接到学生邀请他出席博览会的请柬后回电,向学生祝贺,并在电文里说给学生送来一百匹好马作为贺礼,学生原本想推辞的,但想到汗血宝马什么的就贪心了,于是回电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