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岗上这些洞窟,不过是安家军利用岩溶洞临时构筑的工事,并非是天然的岩石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先前的炮击就使得堆砌的岩石块松动,这会儿遭受机枪和迫击炮的精确打击,迅速崩塌,露出了岩溶洞的本来面目。
日军的枪法一如既往的精确,蹂躏日军步兵的二十挺通用机枪失去了保护,在蜂拥而来的弹雨中,有四名机枪手连惨叫都没有来得及发出一声就倒在厚厚的弹壳堆上,黄灿灿的弹壳上铺上了一层刺眼的腥红,形成了一种诡异的视觉效果。
鄂毕河东岸的日军看到进攻受阻,一发狠,把75野炮推到了河岸上。要知道明治三八年式75野炮,其加农炮管身长2325,炮丸重量6.41公斤,射程可达11500米,在现在这个距离直射目标,有着极高的命中率。
通过望远镜感觉情况不对,一营长段成鹏上尉立即通过步话机下达命令,山岗上的机枪兵紧急撤离岩溶洞。
机枪手和副射手们刚刚收拾完毕,一个个在矮小的洞窟里挪动身体,刚来到岩溶洞的转角处,巨大的爆炸声接踵响起,巨大的冲击波和飞溅的岩石碎片,让不少人受了轻伤。
这些扛着通用机枪和弹链的官兵,冷汗淋淋,暗暗庆幸逃过一劫。不过战情紧急,他们没有任何停留,通过溶洞来到山脚下,把通用机枪架到了高出第一道战壕两三米的第二道战壕上。
安家军布置在山岗上的通用机枪火力点的短暂消失,让鬼子步枪兵们从猛烈的打击中喘息过来,他们纷纷把三八步枪架在同伴尸首上,将一粒粒精准的6.5毫米子弹射向了前面的战壕。
一阵闷哼声中,十几个露出半个头部射击的安家军官兵无力地垂了下头,如小蛇般的血流沿着地面四处游走。与此同时,伴随鬼子步兵前冲的歪把子机枪手,将狂暴的弹雨罩向一线战壕的通用机枪位。
“小心!”
反应迅速的一位老兵大吼一声,拖着通用机枪滑下战壕,一串6.5毫米歪把子机枪子弹尖啸着从头顶掠过。
惨叫声中,反应慢了半拍的副射手仰面倒下了战壕,鲜血从胸前的数个弹孔中泉涌而出,不甘地闭上了眼睛。
老兵泪如雨下,旁边自动地过来一个步兵,扶起弹链,充当起副射手,老兵迅速在战壕上架起机枪,撕裂油布的射击声中,愤怒的弹雨将一名正疯狂扫射的日军歪把子机枪手打成了筛子。
其余的通用机枪手,牙齿紧咬,丝毫也不顾头顶嗖嗖飞过的子弹,在“铛铛铛”的子弹撞击金属声中,数名鬼子九二式重机枪手身体一阵摇晃,旋即软弱无力地趴在枪托上。
“顶上!”
趴在后面的日军机枪大队长手一挥,副射手们合身扑上,谁想刚抬起枪把,一粒子弹还没有射出,就又被通用机枪的弹雨穿成了血葫芦。没有丝毫犹豫,日军弹药手接着又冲了上去,成串的惨叫声中,被通用机枪进行火力封锁的九二式重机枪,终于有一半再次喷吐出火焰。
火链在空中交错,狠狠地罩向各自的目标,双方各有数挺机枪停止了吼叫,又一批弹药手冲了上去,双方的机枪手们,迅速地交换着鲜血和生命。
不顾密布战场的子弹,在付出了一半掷弹兵后,近三十具的掷弹筒也开始炮击安家军的阵地,以极速射击的日军掷弹筒兵,将一颗颗甜瓜手雷抛射向通用机枪阵位。
“轰轰——”
连成一片爆炸声中,一团团小火球在战壕内外腾起,锋利的弹片尖叫着掠向四处。幸亏战壕修得十分狭窄,榴弹不容易射进,即使有几颗榴弹射入战壕,蛇形的壕沟也有效地减弱了爆炸杀伤威力。
战斗陷入胶着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