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画像,如果有目击者最好,没有的话,就靠着大家的描述,拼凑出一张最为接近的脸来。
皇上蹙眉,“拼不出一张人脸?”
刑部尚书苦笑道“有的百姓说,那人眉毛似蚕豆,有人又说那人眉毛像钢锥,可还有人说,那人压根没有眉毛。至于别的五官,老百姓给的线索也和这个差不多,几乎一人一个说法,根本无法绘出样貌来。”
皇上皱眉,啪的一拍桌子,“胡扯,一个人就一副样子,怎么会有那么多不同的脸,又不是川剧变脸,那些刁民就是不老实,抓起来审了,就有答案了。”
皇上怒极之下的话,刑部尚书自然是不敢接。
皇上哼哼两声,“那纵火的,也抓不到?”
刑部尚书摇头,“当时靠着轿辇比较近,有纵火条件的,只有负责押送的大理寺狱卒,查不出内奸来。”
说着,刑部尚书眼底有什么一闪而过,蹙了蹙眉。
皇上瞧他这面色,分明是还有话说,就道“有什么,直说。”
刑部尚书迟疑一下,道“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臣去调查那几个狱卒,发现他们似乎私下通过气,几个人的说辞,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按理说,当时他们几个都在轿辇周围,说出的供词相差无几也无可厚非。
可怪就怪在,他们的供词,是一模一样的。
他们所站的位置不同,对当时事件发生的时候,感受自然也就不同,怎么就能说出一模一样的供词呢?
除非是有人提前打点了。
这应该是最大的嫌疑,偏偏刑部查不出有谁打点过,或者说,刑部没法查出。
大理寺卿是二皇子的人。
二皇子和三皇子一直针尖对麦芒,客观说,这件事,二皇子的嫌疑最大。
而能操控大理寺衙役的,最有可能的,也是二皇子麾下的大理寺卿本人。
这让刑部尚书根本没法去查,虽然大理寺卿已经被停职在家了。
皇上思绪辗转,将自己的想法说出,“你怀疑是大理寺卿?”
按照正常逻辑思考,大理寺卿的确是嫌疑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