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族里还有三十亩公田,我觉得可以出五亩赠与王案首,诸老以为如何”族长事先开口提议道。
“啊?”村里的一些老人虽知晓此事重大,但没想到竟能到这种程度。
王家老爷子本能的想要拒绝,但是临站起身时又坐了下来,
毕竟他们已经分家,按理说这种事情他实在不适宜开口,更不应横加阻拦。
“赏田应有其份,但是族谱单开一页是否?”有村老疑惑道。
“叔伯有所不知,王案首这是整个荆州院试的第一名,整个荆州的学子何止数万,
这些人中的第一,况且还是我王氏的第一,单开一页不足为奇”
族长一直将王清晨的出谋划策记在心里,只是族里也确实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现在趁其光宗耀祖,自然要给其应该有的待遇,毕竟如果没有他王家的麒麟儿,王家湾哪有今天的富裕。
“就照此办吧!明年重新修订族谱便一并改了”三位族老对视一眼便下了决定。
“继续说第二件事吧!”在三位族老看来,在他们有生之年族里再多出几个聪明伶俐的娃娃,他们才死而无憾。
“就是村里修私塾之事,不知村老意下如何?”族长又重新提议道。
“郑家那么大的私塾都办不下去了,咱们一个小小的村子能办的起来吗?”
“就是,王家小子都没法在镇上念私塾只能跑到县里,
这咱王家湾虽说这两年能吃饱饭了,但是这私塾恐怕靡费甚多啊?”
有族老担心他们又回到吃不饱的年代。
“我已经算过了,私塾的院子村里自己盖的话最多也就几两银子,
村子里的孩子入学肯定是回自己家吃饭,也花费不了什么银子,
至于束脩,每年也就不到二两银子,再加上请夫子的费用,
各家肯定能负担的起,届时每家最多捐一百枚铜板,不仅私塾能盖起来,先生也能请来”族长说道。
听到族长的话,村老纷纷议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