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过了一天,整个基地的所有人都动员了起来。
那些没有工作的顽固分子,这次响应的速度倒比普通人更快。
不要说质疑的声音了,就连敢提问的都没有。
龙村长怎么说,下面就只有点头的份。
第二天就有不少人到山上去砍那些硕果仅存的大树枝桠,准备极寒以后当柴烧。
隧道里的居民们也爆发了极大的工作热情。
很多人每天努力打两份工。就为了能在极寒到来以前,给全家都添置上御寒的衣物。
大孩子们下午的野外实践课,变成给大人打下手,烫衣服、缝皮带扣、剪线头、打鞋带孔……
整个隧道就像是个爆单的加工厂,日以继夜,灯火通明,任何时候总有人在干活。
所有人都风风火火的,基地的氛围不能说是欣欣向荣,起码也是干劲十足。
……
随着空气质量日渐恶化,有很多人被日夜不停的咳嗽困扰。
尤其是那些不听广播的告诫,我行我素,不肯戴口罩的老年人。
一时间山洞里生病的居民数量发生了井喷。
医务室的30张标准病床已经住满,加床都放不下了。
木工工厂闲置的10个集装箱宿舍被拖运到医务室边上,充作临时病房。
在巨量的工作压力下,医务室的负责人罗小小只得从补充白名单里,火线招收了10个实习志愿者。
报名志愿者的人十分踊跃。
因为所有在医务室坚持工作的人员,不光管饭、发日用品,还都给配备上了空气过滤面具和防护服,安全感满满。
在火山灰降临之初,没戴口罩就下地去抢救稻谷的那十几位勇士,身体多少都出了些问题。
其中最严重的例子,是一位有哮喘病史的25岁青年。他两周前就因为急性肺水肿,在睡梦中猝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