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正是最忙活的时候。
她把各个小组的收割任务分配下去。
牛桂花忙得热火朝天,又是发放农具,又是指挥摆放。
两千多亩地,没有大型收割机器,光靠手工农具和人力,得花费不少时间。
先前那是有梁师爷带了人手来帮忙。
现在只有邓钰手下这两百多名长工。
“我打听过了,这阵子能招一批短工,莫约能有六十多人,农忙的时候小学堂休沐,大点儿的孩子们也能来帮忙。”
“加上村里有力气的妇人,总共能有四百多号人,抓抓紧时间,完全没问题。”
“这么多人,你管理起来不容易,我一会去趟里正家,让他们夫妻俩人也来帮帮忙。”
有了邓钰这些水田,万祥村一举成为河湾镇粮食产量第一的村子。
里正高兴都来不及,收成是大事儿,他自然不遗余力来帮忙。
不仅仅是万祥村,四团村也进入丰收的农忙时刻。
先前四团的里正特意来向邓钰请教。
表示也想在村子里种植一些水稻。
但是水田不好养。
邓钰没有藏着掖着,把如何引水灌溉,如何让田地里保持肥水的方法全都告诉了他。
甚至还将自己培育的一部分秧苗低价卖给了他们。
已经好几个月没有下雨了。
一开始邓钰便告诉他们除了把山上的泉水引下来,还需要多挖几口井。
前期经验不足,走了不少弯路。
好在如今收成之际,辛劳得到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