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熊。

    “赶紧过来医院一趟,你这个义肢熊爷我有些搞不定。”

    “行,这就来。”

    告别老爷子,方程语辗转赶去医院。

    虽然早就准备好了,但主治医生强烈建议伤者最少要修养半个月才能安装义肢,免得伤口二次感染。

    方程语在楼下买了篮水果,上去的时候大熊正坐在沙发上给陆天城削苹果。

    “大熊,你这一节长半节断的,苹果不嫌弃你真是脾气好。”

    “去去去,说的什么话。”

    方程语把果篮递给他,问道:“天城呢?”

    “里面,走,去看看那个义肢。”大熊道。

    二人进去的时候陆天城正半靠在升高的病床上,右手摆弄着放在床铺上的哪只智能义肢。

    “哥哥,语哥,你们来了。”

    “小城看起来恢复的不错。我来帮你装义肢吧。”

    陆天城有些落寞地笑了一下,说好。

    大熊拉了条椅子坐在一边,看着方程语把感应带摊开,在他弟的断臂末端靠上的地方围了一圈,带子上四根均匀分布的细针扎进肌肉里,收缩成合适的尺寸。

    “这是神经感应针,见过针灸那种针吗,放下,不会有太大的痛觉。”方程语解释道。

    然后把义肢固定在带子上。

    “这个什么感应针有什么用,熊爷我怎么没听过?”

    方程语调查过,现在这个阶段市场上最受欢迎和推崇的,是电动控制类型的义肢。

    也就是给机械肢体内部装备好几种常用的运动模式,抓、握这类屈伸的基本动作,设计好开关之后就可以通过外力,切换想要的模式。

    价格昂贵不说,僵硬而沉重。而这已经算是很高级的义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