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都继承了太宗的想法,有容乃大,只要你臣服,那我就可以不打你!}
{唉,二凤还是过于宽容了!}
{我日常觉得全世界都应该是咱们的!}
{哈哈,我也有做过这样的梦!}
【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吐蕃唆使西域的龟兹、疏勒两国叛唐,丢失了安西四镇。】
【李治原本是想把安西四镇拿回来的,但是安西四镇距离长安和洛阳实在是太远了,大唐就算是打下来,也不可能派很多的军队在那边长期驻守。】
【对李治来说,这是对于大唐国力人力的浪费,所以李治没有收回安西四镇,反而是将安西都护府撤到了西州。】
【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吐蕃入侵西域十八州,攻陷安西都护府。】
【唐将薛仁贵兵败大非川,姜恪病死征战途中,土谷浑丢失。】
【仪凤三年(公元678年),吐蕃与西突厥联手进攻安西,大唐兵败青海湖,赤岭地区被吐蕃占领,原本大唐在赤岭是可以随时进攻吐蕃,现在反而形势逆转,大唐边境鄯州常年被吐蕃侵扰。】
【仪凤四年(公元679年),吐蕃进攻良非川,大唐兵败,防线由青海湖后撤到了鄯州湟水流域。】
【不得不说,虽然李治手中的贤臣不少,但是他们的进谏有时候也不怎么好,这两次大败,都是因为刘仁轨向李治推荐了李敬玄这个大草包!】
【李治大大,你也长点心吧!李敬玄都败过一次了,怎么湟川之战还派他去啊!!!】
【唐朝的战败原因有很多,主要在于当时的李治没有上过战场,对于大唐边境的了解不足,在军事战略上没有远见。】
【比较重要的龟兹也没有受到重视,若是能够在龟兹之地设置驻军,情况就会好很多,李治同样轻视了土谷浑之地对于吐蕃和大唐的重要性,要是能够把土谷浑拿回来,大唐的边境也会少受很多侵扰。】
【李治统治期间,唐朝的经济和人口开始了大爆发,不过后期出现了长时间的粮食歉收的情况,这让高宗朝后期的经济有所衰落。】
【最后则是要说一说咱们李治大大的缺点,第一,不能纳谏,这真的是和他爹形成了一个很鲜明的对比!】
【第二,唐高宗时期的徭役繁重,李治崇尚道教,高宗时道观有近千所。】
【第三,大兴土木,在东都洛阳营建了奢侈华丽的宿羽宫、高山宫、上阳宫,更不用说他的陵墓乾陵了。】
【第四,李治喜欢和吐蕃这些国家和亲,这也算是无奈之举,毕竟要跟周围的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虽然和亲促进了大唐与其他国家的交流,稳定了周边国家,但是大唐的技术很多也随着和亲被带到了其他国家,反而增强了他们的实力。】
贞观群臣们瞪大了眼睛死死的盯着李世民怀中的襁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