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九良朝天一枪道:“城外百姓受难,是华夏种的,跟老子去救人!”
说完李九良就带着士兵打开了郑城的城门。
打着火把,一路上嘶吼:“老乡,向西北方向走,去郑城避难!郑城门开着呢!”
此时的豫省尚存的都是有土地和糊口生意的小民,以及各大地主、士绅、商人等人。
而大部分的流民老百姓不是聚居在嵩山一带,就是去了北边、南边、西边避难。
决口的一瞬间,普通老百姓的损失不是很大。
毕竟,只剩下一条命了,什么也没有了,只要活着,就是没有损失。
但地主们不一样啊!
各个哭爹喊娘的,不愿意离开,看着自己的庄稼被毁,房屋被冲垮,一个个气的昏厥。
“哭有什么用!”
李九良找来十几匹马,带着卫兵四处奔走相告,去救人。
其余的护卫军士兵守护郑城和维持郑城秩序安定!
最是水火无情,人亦有情。
此时被李九良和护卫军行为感动的当地士绅们,纷纷动员全体乡亲,有钱的捐钱,没钱的出力,很多士绅们都让自家家丁护院们加入到了救人的行动。
水流湍急处。
“军长!前面水太深了,等我先去找木筏!”卫兵嘶吼着。
李九良打着火把听见不远处的河水里有孩子的哭喊声,此刻的他心急如焚,顾不得了!
“军长,我去吧!”卫兵阻拦道。
李九良一把推开他,呵斥道:“你会游泳吗,这不是逞能的时候!”
只见李九良将麻绳绑在自己的腰肢上,一头绑在一棵粗壮的大树上,慢慢试着去救孩子。
岸边,卫兵急的直喊李九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