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计将身子一挺,略带自豪地说道:“这事儿也是天下皆知,是最为明显的事儿。”<r/>
<r/>
“有位叫刘旦的英豪,从南疆起事,体恤百姓,仁德无边,而且战无不胜,早就引得八方豪杰去投。他手下谋臣似雨、猛将如云,已经占据了天下三分之一。咱们扶应港,也已经是这位大王的治下。”<r/>
<r/>
“说起来,扶应港这些年也是换了好几个大王,之前也是混乱不堪,直到这位刘旦大王接掌,市面才变得清平、日子好过起来。周围几个遭了兵灾残破的府县,也有了人赈济,估计明年开春就能正常起来。”<r/>
<r/>
“有点学问的都称赞,刘大王这是明君气象,说不得就会是下一任人皇。”<r/>
<r/>
春江水暖鸭先知,有些时候,对于那些看似离地太远的争斗,小民们用自己切身体会,能够更清晰地感受到大势在哪一边,虽然他们很难像这小伙计这样清晰地说出来。<r/>
<r/>
很多时候,天下的兴亡归属,就隐藏在老农们诸如“吃了几碗饭”和“今年收成咋样”的普通对话里面。<r/>
<r/>
方长会了账,问清楚前营的大致位置,径直出了饭馆,离开扶应港。<r/>
<r/>
………………<r/>
<r/>
“果然是满目疮痍。”方长叹道。<r/>
<r/>
经过的几个府镇,都破败不堪,还好此处温度不算很低,百姓们搭起窝棚,靠着赈济,还能够勉强捱过去。<r/>
<r/>
待到来年春日,只要将珍藏的种子种下,用漫山遍野的野菜之类撑到秋天,便又能正常地过上日子。毕竟现在执掌此地的刘大王,已经派手下柳丞相赈灾。柳丞相是个好官啊,他承诺会赈济到秋收,并且免赋税三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