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太多流程了,尤其是还得开宗祠祭祖。

    所以一直定在除夕!

    他穿着爵袍跟着皇家祭太庙拜先祖——祭祀乃大事,就算闭门苦读也不能免掉!所以祭典结束后,回家正好办开蒙礼,让崔家子弟沐浴皇恩。

    至于崔琇的年龄,不重要!

    戴雀顶、穿蓝袍,小小儒生装扮的崔琇昂着就差翘着尾巴嘚瑟爵服的大伯,乖乖随着人祭祖,默念祖宗保佑,莫要抄家流放。

    从祠堂出来后,崔琇难得有机会,自己步行到荣府学堂。

    一入学堂,他便见有一鹤发童颜的老者穿着儒袍站立,眉眼间还有些英气,仿若不是儒生,而是武将。

    只一眼,崔琇便心中有数。

    此人是开蒙礼的上宾裴学敬。

    裴学敬今年六十有三,乃是崔镇的记室参军。

    此职负责替武将处理军政要务,诸如盘算粮草之类,乃是心腹中的心腹。由此诞生一成语“入幕之宾”,描写两者的要好。

    所以……所以鉴于崔镇的丰功伟绩,裴学敬这位崔镇的掌书记也闲赋在家,目前为崔家的夫子。

    据说会负责教导崔家子弟文学练武,管家理事。

    想着从俞嬷嬷口中打听的信息,崔琇毕恭毕敬朝人一弯腰作揖,才抬眸看向高悬起来的孔夫子画像以及……武圣人关公的画像。

    崔琇垂首收敛住自己的讶然。反正……反正除夕节开蒙,就注定了这不是一个正经读书人的开蒙礼,因此他拜两位圣人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另一边,裴学敬看着规规矩矩弯腰行礼的崔琇,眼里带着些讶然,扫了扫旁边某个都打哈欠的荣国公,拒绝回想崔恩侯昔年被押着行礼的一幕幕,视线落在神色肃穆的崔千霆身上。

    但撞见崔千霆冷飕飕的眼神,他也止住唏嘘感慨,按着流程诉说几句后,提笔弯腰在崔琇额间轻轻一点,为其开智。

    然后引着崔琇朝孔夫子行礼,以上宾身份朝孩童转述学习重要性:“武护国,文治国,文武之道,皆有学问,皆要学。”

    崔琇忽然间觉得心中有股热血在燃烧,带着些亢奋一字一顿跟着复述了一遍。

    听得童声稚气,但几乎一字不差的复述,裴学敬瞳孔一震,垂首看了眼站立不动,认真弯腰作揖的崔琇。

    崔琇的眉眼长得极好,能看出崔千霆的模子来,尤其是一双漆黑透亮的眼,亮的很,带着对知识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