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大堂坐下,很快有老仆奉上香茶和一些果品。
张九龄一边喝茶,一边看着郑鹏,开玩笑地说:“飞腾,自你到长安到现在,这个门你是第三次进,最近升官又封爵,还以为你贵人多忘事,不认识这个门口了。”
“子寿兄,这话真是冤枉”郑鹏苦笑地说:“事出有因,一直都是忙,其实心里也掂记着子寿兄,这不,从老家一回来,自家大门还没进,就先把家乡特产给子寿兄送来,够意思了吧。”
张九龄打量了一下郑鹏,摇摇头说:“算了吧,你就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说吧,找某有何事?”
相识这么久,张九龄对郑鹏也有一定的了解,突然找上门来,还是自家门还没进就跑到自己这里,肯定是有事。
郑鹏嘻嘻一笑:“听说子寿兄高升,特地赶来抱一抱大腿,顺便讨杯喜酒喝,沾点喜色什么的。”
“飞腾兄”张九龄打了一个呵欠,皱了皱眉说:“要是再不说实话,那某可要端茶送客了。”
现在朝野都知道,郑鹏跟高力士关系很好,李隆基对郑鹏也是格外看重,朝中很多达官贵人都乐意跟郑鹏亲近,特地跑来讨好一个区区四品下的小官,张九龄还真不相信。
这次升迁,就是张九龄也是接到圣旨才知道,郑鹏说刚刚回到长安,家门还没进,张九龄才不信他的话。
看到张九龄摆出姿态,郑胸马上说:“子寿兄不急,好吧,我就开门见山了,这次上门是想子寿兄帮个忙。”
“哦,先说事。”
“我想请子寿兄卖个情,做个媒人,不知能不能请得动子寿兄的大驾呢?”郑鹏看着张九龄,一脸期待地说。
张九龄明显楞了一下,很快开口:“意中人可是出自博陵崔氏,崔御史的嫡孙女崔绿姝?”
“你怎么知道的?”郑鹏吃了一惊。
张九龄有些不屑地说:“这件事早就通天了,再结合你做的事和博陵崔氏的反应,肯定达成了某种默契,现在你说要找人提亲,不难猜出就是那位崔小姐。”
博陵崔氏和太原王氏联婚,两大世家再次联婚,本来关注度就不低,没想到经郑鹏一搅和,好好的一桩美事变成了一个笑话,可以大唐震动,两家人差点反脸,而始作俑者郑鹏一度要躲入军营避难。
事后郑鹏能安然回长安,博陵崔氏通过朝廷重大祭祀仪式替崔绿姝恢复声誉后,并没对郑鹏出手,当中就很耐人寻味,再结合崔绿姝在回归博陵崔氏的事,根本不难判断郑鹏要提亲的对象。
要是连这点都判断不出,张九龄觉得自己可以回家种田了。
郑鹏一脸佩服地说:“子寿兄真是料事如神,佩服,不知能不能卖小弟一个面子,应下这个苦差?”
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求人做媒人,得诚心一点。
“飞腾,以你现在的人脉,找一个更有地位的媒人很容易,就是请陛下赐婚也不难,为什么看中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