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发明以后,在试验场上的演练毕竟只是演练。所以魏申特意强调在燕国境内要使用火铳,只有在战场上通过实战来才会让火铳的使用更加完善。
只是可怜了齐军士兵,面对魏国的骑兵射杀和冲撞死伤无数,而遇上火铳的时候,那更加如临末世,那种声响和杀伤造成的恐惧一直深入到骨髓里。齐军从开始的十万士卒,经过魏军不断的反复蹂躏,只剩下不足三万逃回齐国。
魏通和魏章完成对齐军的驱逐后,并没有停下战斗的脚步。
在燕国和齐国边境,魏通把城防交给了燕国士兵后,迅速带兵返回了燕国和中山之地的交界处,开始向赵国军队发起了进攻。
原来,赵武灵王也趁着燕国内乱,派出军队进入燕国境内,一直占领了近三百里土地。
魏通和赵国军队接触后,二话不说,命令部队迅速出击,给赵军来了个迎头痛击。
魏通早就收到了斥候的情报,当然在大梁的魏申也同时收到了赵国军队入侵燕境的消息。
魏申没有发出指令。
他在等。
果然收到了魏通的军报。
魏通请求,魏军在完成对齐军的驱逐后,立即展开对赵国军队的打击。
魏申回复:魏军在燕国境内的行动,魏通可以便宜行事。
意思很明显,就是说,你魏通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动。
魏通明白,这份便宜行事的指令看似给了自己极大的权力,但是其中考量自己的意味更加明显,这就要求自己的一切行动无比更加严谨。
自己发出的指令,以及造成的后果,都会成为自己作为一个国家接班人是否合格的考验。
魏通并没有退缩,而是把自己的想法向魏章和盘托出。
齐技击、魏武卒、秦锐士、赵飞骑,这四支军队是战国公认的强军。
现在,自己已经击溃了齐军,而赵国军队在背后趁火打劫,浑水摸鱼,入侵了燕国三百里左右的土地。
这正好给了魏国军队一个机会。
这已经不单单是魏武卒和赵飞骑两支强军之间的较量了,而是给了魏国占领燕国土地的一个契机。
魏军如果直接占领燕国土地,那么就会被人诟病是挟恩图报,或者出兵目的不纯。